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宣传得更加卖力。

真正算得上是举国欢腾,夏国第三位获得诺奖的本土科学家,还是化学奖。

此前,虽然有华人科学家李远哲和钱永健分别在1986年及2008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但遗憾的是,这些都非夏国本土科学家,而许青舟不一样,完全是夏国籍的获奖者。

许青舟获奖,最兴奋的当然是研究所的成员。

这不,此时京都材料研究所的办公室内,一片热闹。

龚云飞还沉浸在刚才看到的消息中,发出连连感叹:「师弟太牛逼!」

「从现在开始,咱们也算是在诺奖大佬手底下打过工的人了。」

旁边的工位上,王伟端着茶杯,表情同样兴奋。

当初回国的时候都还在遗憾,原本可以在获得过斯隆研究奖的大佬手下工作,但后来听说许青舟要建立研究所,纠结过后还是回来了。

斯隆研究奖,化学、计算机、经济学、数学等跨学科,58位斯隆奖得主后续获诺贝尔奖,因为它被誉为诺奖的风向标之一。

现在.:

咱现在是真正在诺奖大佬手底下工作过的人了。

「不,你应该说诺奖得主是你师弟。」

洪雅瑜在一侧面无表情地补充。

「你这幺一说,好像还真是。」

「但...是不是有点过于器张了点?」

而最忙的,当然要数研究所的宣传部,就在诺奖官网公布获奖者名字10分钟内,京都材料研究所的官网就挂出贺信。

主打一个效率。

别墅中。

许青舟在打电话,直到晚上8点,他这边终于消停了一会儿,直接把手机的静音打开。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