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够快,避免配套设施的庞大消耗,就能实现净增益。
「假如不进行第一壁和量子传感检测系统的升级,我们现在恐怕也到这一步了。」有研究员可惜地说道。
「不,应该是比他们快。」
「不一样,我们的眼光放得更长远,短期内环流三号确实占据优势,可从远了看,我们更有发展潜力。」
大家三言两语地说着。
李刚摆摆手,示意自己说几句。
「大家不用妄自菲薄,最起码,从现有结果来看,我们现在的技术路线相当具有可行性,一旦成功,各项性能都将远超现在的装置。」
「如果顺利的话,两个月内,就能完成所有的升级。」
「好了,各位,比起感慨,咱们该把更多时间用在实验上。」
时间确实紧迫。
这个时期的技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夏国的可控核聚变以谁的技术为主导。
他们这边一旦落后太多,夏国的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说不定就会直接应用环流三号技术「对,我们稳扎稳打,按照自己的进度来就好了。」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就在李刚等人开会的时候,蓉城,西南核物理研究院。
办公室。
「教授,蜀地观察想再对您做一个采访,您看..:」邵一林敲门进来说道。
张志高思索了片刻,笑了笑,「这个采访让老谢去吧,我就不凑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