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研究院刚成立,他们打算采取小而精的模式。
初期大约有100人。
计划全球招募10-15名顶尖学者,提供终身职位和完全自主权。
永久教授团队30人以内,另外包含40名潜力学者,合约期为5-7年,鼓励高风险研究。
并且采用访问学者体系,每年邀请50-80名短期成员。
任南,赵升文,郑旭,王伟等等自然被归类在高等研究院第一批成员里边,而关于材料研究所示范堆任务与研究院定位的兼容性的问题,直接采取双轨运行制度。
主体研究院仍可保持IAS模式一一材料研究所工程人员不占用研究院终身教职编制,其成果以技术报告而非学术论文为导向,即实现「机构并存、目标分离」的效果。
举个例子,任南承担龙湾示范堆的建设任务,但如果以终身研究员的身份申请项目,就按照IAS模式的无教学、无任务的目标进行。
「老季还在搭建框架...」
「最麻烦的还是顶尖学者的招聘,这样的学者,不缺资金,不缺项目,都有自己的团队,什幺都有,能挖到的概率实在太低。」
许青舟揉了揉太阳穴,把这个问题先抛开,等季云石那边把框架搭起来了,再考虑顶尖学者的事情。
「干活吧。」
他坐回椅子上,准备正式开始做V-PAD系统。
「第一步,也是V-PAD系统最核心的内容,静电势阱直转层。相对论带电粒子在梯度电场中的能量耗散..:」
静电势阱直转层是V-PAD系统的量子能量枢纽一一它将聚变真空室从「能量约束容器」转变为「巨型固态发电机他提笔在手稿上写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