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书房里。

许青舟把做了一个多月的方案拿出来,明明才休息两天,再次看到这份方案,莫名有种久违的感觉。

目前,许青舟打算做V-PAD四级能量分选捕获机制,通过静电势阱直转层、磁流体动能回收层、轨致辐射光伏层和中子次级能量挖掘进行能量转化。

即:

【第一级:14.7MeV快质子→静电势阱直接捕获(动能→电势能)

第二级:3.5MeVa粒子→磁共振筛选(回旋加速电场回收)

第三级:0.01-1MeV低能离子→回旋阻尼阱(同步辐射慢化)

第四级:高能电子→超导磁镜约束(直接电流导出)】

其中,第二和第三种听起来可能和郑旭等人先前提过的磁流体发电(MHD)和耦合热光伏发电相似,但其实有本质的区别。

V-PAD分选是前置粒子分类机制,专注于带电粒子分级处理,热光伏之类的是分选后环节提升余热/电子流利用率。

可以说,V-PAD直击本源。

「这份方案虽然还不全,但...现在已经足够启动一些验证了。」

思索了一会儿,他的视线落到了「静电势阱层的梯度电场匹配」这上面。

「如果能率先验证,确定通过这套方案,可以实现14.7MeV质子穿越静电势阱时动能-电势能转换效率≥99.5%,那幺基本上可以确定V-PAD的可行性。」

许青舟没浪费时间,提笔,打算先把这个部分的内容细化一下,最后再交给郑旭那边去验证,光是这部分内容,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

这还算是快的,因为量子传感系统的存在,能够做到亚纳米级磁涨落捕捉,使验证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1个月,不用像其他装置一样,只能通过一次次实验,分析数据,再得到最终结果,而是可以精准地感知到梯度电场的情况。

他负责把第一步搞定,先进行理论设计校准,基于粒子蒙特卡洛仿真。

在数学模型上面,在整个研究所,他说第二,还真就没人敢说第一。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