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我们已经把等离体约束时间的优化案做出来了。」
他把一叠资料递给许青舟,大致说明情况。
「等离子体约束时间(τ)与装置半径(R)呈平方关系(τ∞R2),而我们经过模拟发现,将半径缩小至1m以下时,Q值断崖式下跌。」
李逸继续说道:「采用反场构型(FRC)替代托卡马克,半径至少可以压缩到0.5m,同时注入高能中性束将等离子体温度提升至30keV。
,5
「方案先放我这,目前我这边没啥问题。」
许青舟微微点头,目前,托卡马克小型化就两个核心困境,物理极限和工程化瓶颈。
托卡马克的小型化,可不是现实里的那些飞行模具或者那种吊车模型。
只用按照原版进行等比例缩小,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托卡马克里边可是能达到恒星级的温度。
当托卡马克环径缩小30%,聚变功率衰减至1/8,但第一壁中子负荷增加4倍—如同把箭发动机塞进轿车,结果车身被烧穿。
再举个形象点的例子。
小型化需将聚变功率密度提升近百倍,如同把三峡大坝水轮机组压缩到洗衣机大小,却要求输出同等功率叶片将被水流瞬间撕裂。
虽然现实里没有这幺夸张,可难度依旧不小。
许青舟给李逸添茶,同时笑着问:「让你们去做小型化工作,大家有没有想法?」
显性成果与隐性积累是硬币两面,高等研究院成立之后,许青舟更加注重防范短期功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