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气化煤仍可以填补[传统能源]→[可控核聚变]之间的临时空白,毕竟,大街上跑的还是燃油车,发动机还是需要烧东西的,
再加上西北地区的煤层确实足够的多,全球基于煤本位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也无法进行大的调整。
刘欣站在气化煤实验一号矿前。
在他面前,各种作业设施已经准备完全,用于将煤矿进行气化的高温高压发生器也做好了启动的准备。气化煤的工作将从煤层中间开始,在将一号矿的3万吨煤完全气化之后,到时候只需要插一根管子,就能将气化煤以传输天然气的方式源源不断的运输向各大工厂,去完成煤块的最终使命一一燃烧,释放固化碳,去参与这场迟到了四亿年前的碳循环。
至于全球变暖等类似的负面影响,这并不在刘欣的考虑范围之内。实际上自从危机时代以来,人类就已经对环境保护没有太大的兴趣了。如果不是那位面壁者在一直倡导植树造林,恐怕地球的生态环境早崩了一半了。
保护地球环境的前提是一地球还得是人类的。
要是最终没能抗住三体人的入侵,生态环境保护的再好,岂不是全为他人作嫁衣裳?
另外迫使刘欣急切进行气化煤实验还有另一个原因:可控核聚变的突破实在太快了,
中科院的那帮人,还有那个叫丁仪的物理学家,居然在三年内就搞出了可控核聚变。
丁仪的速度太快了,除了刘欣,章北海也曾如此感叹过。
刘欣知道,自己没有太多时间了。
如果不能把握住石油能源向核能源的过渡期,那幺煤炭将彻底退出人类的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