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感动的同时,也更加焦虑了起来。
针对第三者文明的作战计划成为了新的主流防御计划。
在人类的过去计划中,300年后的太阳系决战是围绕「舰队决战」的形式来进行的。
而不是「舰队打星球」。
也没人关心三体舰队的那十枚探测器了,如何应对那个「轮胎飞船」成为了太空军的主要任务。
基于对行星级体积敌人的各种作战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人类想到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多制造恒星型核弹,只有恒星型核弹可以对那种级别的飞船造成有效破坏。
恒星型核弹的产量从每年数百枚,暴涨到了每年上千枚,这些恒星型核弹消耗了人类的大量资源,但有超级青草托底,人类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一点人类还要感谢面壁者雷迪业兹。
虽然雷迪亚兹已经是50年前的历史人物了。
但人类积赞的这数方枚恒星型核弹,并没有让人类感到安全感,基于数字共和国和MOSS的推演,仅凭恒星型核弹,想要战胜轮胎文明的可能性非常低。
轮胎文明既然已经发展到了在星际流浪的级别,肯定会有相当高科技的拦截武器系统,太阳系部署的星际核飞弹防御体系,未必能突破敌人的反导系统,将全部的恒星型核弹发射到那艘巨型飞船上。
MOSS还指出:与其寄希望于用恒星型核弹来摧毁轮胎文明,倒不如尝试利用太阳系中已有的天体。MOSS暗示,数方枚恒星型核弹已经足以推动月球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