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转向,把方针政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来之后,十年来,发展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最重要工作。
可以说一地主官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约定俗成的目标了,其他一切,包括用人导向,也就是干部选拔任用,也要向能搞经济看齐,这一标准也作为选拔干部的关键。
感慨了一阵,还是回归正题。
罗金彪将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1989年招聘干部选拔录用的政策精神向刘英刚作了汇报,另外也把各乡镇目前干部缺额和前期摸底情况也一并作了汇报。
刘英刚听了罗金彪的汇报,又拿过罗金彪递给他的各乡镇摸底情况,仔细浏览了一遍,这才放在一边。
「老罗,这一次选拔招聘干部从省到市到县都很重视,提出了要着重选拔懂经济工作的干部,也提到了要加快干部年轻化的推进步伐,这两条我看是这一次政策主要精神,你觉得呢?」
罗金彪也点头认可:「是,不过前一条是着重提出来的,算是指导性的原则了,估计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一条都会是首要原则,后一条虽然也强调了,但是也提到了要分阶段分步骤来推进,我的理解恐怕也不宜一刀切,或者太过操之过急。」
刘英刚默默点头,又看了一阵相关摸底名单和人员缺额,沉吟着道:「懂经济当然最好,也需要以此为导向,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此次涉及几个乡镇的招聘干部数量不少,也涉及到各个领域,县委组织部只出了一个框架意见,真正落实到具体缺额上,我估计也要打折扣,所以我们还是要本着审慎的原则,不能超编考虑,以免为日后留下隐患。」
罗金彪迟疑了一下,「如果是这样,那驻区单位里边需要考虑的话,那各乡镇有些人员可能就要暂时搁一搁了。」
「先把他们的这份名单打回去,不能让他们按照他们自己缺额来报,那还要区委做啥子?区委就是要统筹平衡取舍,哪有都按他们意图来的?」
刘英刚毫不客气地道:「每个乡镇原则上都要留一个缺额出来,由区委来统一安排,就说是我说的,哪个觉得不合理喊他来找我。」
罗金彪心里盘算了一下,点点头,「行,那我就按照您这个意见来定了,另外组织部那边恐怕也还要交涉一下,我估计组织部那边多半也是要卡我们的名额的,说不定卡下来的又要喊我们放在90年去了。」
「嗯,你也先和组织部那边协调一下,到时候我再找一下谷部长和丁部长。」刘英刚想了一下,「东坝镇今年名额稍微多一些,凤祥那里我给他打个招呼,你也抽时间和凤祥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