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正大集团不是就花钱砸央视,《正大剧场》、《正大综艺》不都冠名了吗?这宣传效果多好,央视背书,经久不衰,谁敢质疑,谁敢不信?」
张建川唏嘘感慨不已。
「我若是早搞企业两年,砸锅卖铁我也得上啊,那就叫《大师傅剧场》、
《益丰综艺》了,那我这方便面不是随便卖,谁敢和我拼?」
刘彦铭笑了起来,「建川,央视那个冠名,不是随便哪家企业都能上的,当初想上的也不是只有正大集团一家,还有其他,但是上边要考虑政治影响,要树立对外开放引入外资的典型,所以才有了正大集团的机会,你这益丰公司是私营企业,给再多钱也没戏。」
张建川也笑了起来:「我知道,益丰早几年肯定也没戏,只不过你说这正大集团难道就不是私营企业了?一样也是嘛,只不过它是外国的私营企业,我们益丰是中国的私营企业嘛,外资企业进来税费减免,私营企业还得要照交不误,当然,我也理解,国家要发展经济,资金欠缺,尤其是外汇短缺,需要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带进来外汇,咱们不能比,————」
刘彦铭也是燕京电视台出来的,对这些时政也很敏感,笑着伸手点了点:「建川,你啊你,这就对了,要讲政治嘛。」
「呵呵,益丰和海润都是私营企业,更要守规矩,但咱们也得要求生存,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既然我干快消品,GG少不了,电视GG更是不可或缺,那幺可以在这方面和一些优秀团队多合作,甚至绑定,他们的作品我们都可以合作,甚至投资,抢占先机,————」
刘彦铭明白张建川的意思。
从《渴望》到《编辑部的故事》,张建川觉得燕京电视艺术中心这帮人很优秀,很有前景,所以希望提前合作绑定。
但人家是有编制的体制内人,就算是人家愿意和你合作,只要你肯花钱,都没有问题,但要绑定,那就没那幺简单了。
「建川,他们这帮人你想要绑定可不容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他们自己现在有了海马影视工作室,这《编辑部的故事》其实就是自个几搞出来的,合作可以,其他可能比较难。」刘彦铭摇头。
「那就合作。」张建川也不纠结,「所以铭哥我建议你可以把GG和影视结合起来,也可以和他们合作嘛,你有你有的优势长处,现在拍影视未必能挣到多少钱,反倒是GG可能还能有赚,这不就能合作了吗?而我如果继续要在快消品这一行道干下去,肯定要持续不断地在GG这一块上砸钱,这不正好?」
刘彦铭想了想,「建川,要不这样,等这个GG在央视播出之后,咱们再来好好聊一聊,你说的没错,GG和影视很难分家,如果能融合在一起,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要做影视的话,投入不小,风险也不少,你要考虑好啊。」
「行。」张建川端起酒杯,「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