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遇到杨文俊都能说两句有哲理的话来宽解自己了,张建川也只能下车,进门,丢给老曹头一包阿诗玛,悄然而入。
到二轻局自己办公室里打扫了一番,张建川悠哉悠哉地去局办康跃民那里找了几张近期的报纸,又去打了一瓶开水,这才回到自己办公室里坐在藤椅里,开始享受起难得的清闲生活来了。
翻开11月23日的《人民日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搞活商品流通打破地区间市场封锁》,如果不是形势严峻到一定程度,也不至于要国务院来发文,张建川心中琢磨想民丰公司的丰禽一号还是在省内呢,在汉东汉南一样要遭遇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遑论这种跨省的影响。
只有那种深受欢迎,在各地都受到追捧的产品才能打破这种界限束缚。
边上还有一则小消息——《我国半导体协会成立》。
半导体张建川知道,但是并不太懂,大略晓得这东西是电子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被誉为工业粮食,在国内还处于一个相当落后的状态,和欧美日各国相比,差距明显。
而且张建川记不得在哪本书里看到过,欧美在《瓦森纳协定》中对中国这些技术是严防死守,坚决不允许中国获得这方面的技术和产品,而中国要想打破这种封锁任重而道远。
再往下一则消息也吸引了张建川的目光《熊猫汽车在中国》。
这篇报导用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了美国独资的熊猫汽车在自己当兵所在地方——惠州落户,总投资十亿美元。
如果不是说首期2.5亿美元已经到帐,并且前期的建设已经完成大半,张建川真的觉得不可想像。
这样大一个项目是外商独资不必说,而且关键是所有产品百分之百外销。
这就有点儿夸张了。
在日韩廉价汽车正在欧美大杀四方已经引起了欧美,尤其是美国汽车界的极大不满时,现在又在中国来一个独资项目,生产的小排量紧凑型汽车,以年产三十万辆的规模再去冲击欧美市场,欧美国家能答应吗?
张建川觉得不可思议。
这篇报导虽然也以相对客观的态度来介绍了这一项目情况,但是张建川还是能读出来内里有些担心和质疑在其中。
实在是这种两个百分之百的条件太骇人了,百分之百独资,百分之百产品出口,前者让国家和地方政府无需承担任何投资压力,后者能够为国内创汇,那简直是天大的好事,但真的有这种天大喜事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