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来到了天台山脉的桐柏山。
此山自古便有仙人居所之称,共有九峰环列,碧溪前流。
其北方有玉霄、香琳,乃属华顶,来脉厚重悠长且五行齐全,东方有卧龙、华琳二峰冲霄,西方有紫霄、莲华、翠微俯首低头,南方又有玉女、玉泉秀丽奇绝。
这九座山峰群峦起伏,云雾缭绕,望去确如仙人居所般高远缥缈。
在后世鼎盛时期,桐柏山中建有三十六宫,七十二观,共有一百零八大小道庙,许多名留青史的文人墨客都曾在此驻足,留下了数不清的诗篇。
但在这如今这个时代,桐柏山远未触及历史上的巅峰。
就连玉霄峰上的桐柏宫都尚未建成,只有桐柏宫的前身,也就是三国吴乌元年,高道葛玄筑成的法轮院伫立在此。
当然,这并不代表玉霄峰上还未出现著名道观。
事实上,自三十年前起,便有一人在此结茅修道,吸引了众多道家弟子汇聚而来。
此人隐居的住所,号称玉霄山居,也就是日后洞天宫的雏形。
清晨的玉霄山居相当寂静,青瓦飞檐半隐于终年不散的雾霭中。
石阶苔痕斑驳,一株枝繁叶茂的桐树伫立于院中,树下有一名精神矍铄的老道正盘坐于蒲团,对着晨光与雾霭静静打坐。
与目前喜好炼丹的同行不同,老道虽师承正统,但并不热衷于外丹之术。
相反,他认为境由心造,修道便是修心,只有坐忘收心,主静去欲,做到一尘不染,不著一物,方可超凡脱俗……
不久之后,老道结束了晨练,于桐树下缓缓睁开眼睛。
突然,他神色一怔,发现院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位白衣青年。
此人身姿挺拔,容貌俊美,一头黑发在清风中微微晃动,漆黑的眼眸轻轻低垂,安静地阅读着手中那一卷道经。
单从气质来看,此人便如这山间云雾一般,颇有些缥缈出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