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收拢(二合一)
很快秦子文弄清楚了定居名额的用途。
可以将诸如刘三、陈皮这种临时工转正,就和酒肆的四个工作岗位一样,只要他们愿意永远留下,就能跟随家园。
不用担心关键时刻临阵脱逃。
这四个名额,他打算留给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或者技术人才。
私下询问一圈,才发现并非所有人都愿永远留下,制盐几人里只有大壮和刘三有此意愿。
刘三悄悄告诉他:「大人,其他人不肯长留,大概还盼着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好返回故乡。他们中有的是为了逃避徭役赋税才离家的,要是遇上新帝大赦,就有机会回去了。」
「原来如此,那你和大壮不等大赦?」
刘三拍着瘦薄的胸脯,一脸忠心:「大人待草民恩重如山,草民只愿追随大人!」
「说人话。」
刘三嘿嘿一笑,「小老儿年龄大了,等大赦不知等到猴年马月。就算等到,这一路回去风餐露宿,搞不好还遇上强盗劫道,怕是没到家,这把老骨头就交待在半路了。
在大人您这儿有吃有喝,还不用担心被官府抓去徭役,能留下我是求之不得。
大壮那傻小子,他家里人都饿死了,老家也没田,自然也不愿回去。」
虽然刘三年龄大了,但秦子文还是愿意给他留个位置。
一来他也算一个盐井上的熟练工,二来这老头说话好听,为人机灵,一些小事交给他也能处理得妥当,在人均文盲的古代,用着挺顺手。
接着是两名猎户和老皮匠,秦子文一问,三人都有些犹豫。
「无妨,你们再多考虑些时日。」秦子文并未强求。
刘三看在眼里,凑过来低声问:「大人是想让他们留下吗?」
秦子文嗯了一声,「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这些人愿意在家园临时落脚,但要他们彻底扎根,看来并不容易。
毕竟永远离开故土,对许多古人来说,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
刘三眼珠子一转,低声道:「小人愿帮大人去说道说道。」
「你去吧。」
秦子文离开后,刘三溜达到陈皮旁边。
陈皮正坐在小凳上,拿着刮刀一点点清理皮子内里的筋膜与残留血肉。看上去动作认真,却不知想到什幺走了神,险些刮到手。
刘三搬了个凳子坐下:「陈师傅,当心手啊。」
陈皮看向刘三,愣了一下,点头道:「刘师傅。」
刘三问道:「陈师傅家是哪里人啊?」
「青州平原郡。」
「嚯,那挺近,俺是北海郡的。」刘三改用家乡话与陈皮聊了起来。
听到熟悉的乡音,陈皮眉眼渐渐舒展。
闲聊一番,拉近关系后,刘三叹道:「哎,我家里没人了,不像你,还有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