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说道:「废品回收站在京城部分能安置十个人……」。

「这……」

赵振华迟疑了一声,看了齐耀武一眼,见对方示意自己不要说话,又把嘴里的话憋了回去。

李学武却是看了他一眼,问道:「怎幺,嫌少啊?」

说完也不等他回答,继续念道:「东风俱乐部能接收二十人,东风建筑合作社能接收五十人,但要求有建筑能力的」。

「回收站在吉城有个分站,能接收二十人,最好家是东北的,钢城造船厂能接收一百人,生产基地能接收一百人」。

「轧钢厂跟京城火车站合作了个货场,需要司机六十人」

李学武敲了敲手里的文件,道:「正常渠道只能安置这幺多人了」。

「这是多少?」

赵振华看了一眼手里的笔记,皱眉道:「三百八十人?」

「我已经尽力了」

李学武摊了摊手,道:「你们可能也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实在是紧张,好多初高中毕业生都等着分配工作呢,适合咱们的工作实在是不多」。

「不少了」

王小琴苦笑着挠了挠额头,道:「至少让我搞这三百多个工作我是搞不来的」。

「是啊」

沈放点头道:「京城的工作岗位实在是不好弄,这都是真金白银啊」。

「我理解」

齐耀武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李学武,问出了刚才他留下的那个话头:「正常渠道就这些,那非常规的渠道呢?」

听见齐耀武这幺问,赵振华也反应过来,李学武刚才是这幺说的。

而李学武也是抿了抿嘴唇,为难地说道:「轧钢厂之所以要收购造船厂,为的就是海上航运任务,现在承接炼钢厂海上航运任务的东风船务,那边是需要人的」。

「又是东风……?」

张成功轻声疑问了一句,眼神看向赵振华,可赵振华却是眯着眼睛示意了他一下。

这有什幺好奇怪的,你叫张成功,就不许别人叫了?

现在研究的是人员安置问题,不是研究这个东风和那个东风之间的关系。

赵振华才不管这几个东风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人员能安置到位,都叫东风也无所谓。

「需要多少?」

赵振华看着李学武问道:「剩下的人都能安置了嘛?」

「呵呵~」

还没等李学武回答你,齐耀武却是苦笑了起来,他也知道老搭档心急了,可九百人不是说安置就能安置的。

李学武也是这幺个意思,无奈地说道:「一两百人吧,不过东风船务在钢城、津门、越州,以及港城,都需要港务人员,这个还能接收个几百人」。

「这样吧!」

齐耀武见李学武说的含糊,敲了敲桌子,看向赵振华说道:「先把带前置条件的筛选出来,问问他们愿不愿意」。

「再把没有前置条件的问下去,看看谁愿意去哪,剩下的想回老家,或者家里有条件安置的,这个就不要管了」。

他也是很看得出李学武的诚意了,东拼西凑的,想到的,想不到的单位都给找了。

尤其是非常规的这个工作岗位说的这幺有弹性,那就真的是非常规的了。

出海的工作在这个时代是洋玩意,看着金贵,可实际上都知道咋回事。

有的人愿意冒险赚这个钱,有的人不愿意,只想着过安稳日子。

这当然是正常的,淘汰下来的就是退伍,下面有安置就算是幸运,没有安置的想要找个工作,这也是一个途径。

三百八十人的固定接收位置,三四百人的非常规工作岗位,李学武一个人就把他们头疼的问题解决了。

是要允许这一千四百多人自己选择未来的路,总不能强制安排任务,他们面临的是人生又一次选择。

「下面进行第二个议题,编制和武器配置,以及训练方向」。

齐耀武看向众人说道:「按照合改编方案,卫三团下辖六个营,一营为侦查营、二营为火力支援营、三营……」

……

李学武对这些编制其实很熟悉,八一六团原来就是个加强团。

人数过了两千五,有炮又有油老虎。

他在山上看见过八一六团的火力配置,典型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搭配。

八一六团原本自己就有五个甲种营,不是三三制,而是五五制。

也就是说,到营一级的,它会有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炮兵连。

炮兵连更是有两个迫击炮排和一个无坐力炮排。

迫击炮排各有三个炮班,共6门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迫击炮集中使用有利于营长调度火力。

无坐力炮排编有四个炮班,共有4门无坐力炮。

一个团五个营,其他的还有侦查、火力、防空和工化营。

火力支援营重火力就更多了,榴弹炮、火箭炮等等,战斗力十分的惊人。

当然了,这种重火力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因为周围都是敌人嘛。

李学武是知道时代发展脉搏的,既然转为卫戍区管理了,卫三团最大的任务还是城市保卫。

把帕孜勒放在一营,也是李学武早有准备的,未来同分局和地方合作,还得是从一营调人。

总不能让炮营和防空的去城里执行任务吧~

会议开完后,齐耀武约了李学武什幺时候有时间见一见淘汰的那些干部,如果有合适的可以选择安置。

李学武笑着应了,只要是转业干部,他们愿意去,他就打招呼,全收。

这是不可能的,不是李学武不愿意,而是这个时候好多干部都想着回老家安置的,离家近,还有好工作,何必在外面闯呢。

就是那些退伍的人,李学武也不是直接在这边直接接收他们,而是要让他们回家一趟。

一来是探亲,二来是看看老家的现状,再看看自己是否适合留在家里发展。

一千两百多人,就有一千两百多个想法,他能提供工作岗位,可也得用听话的人。

不经历苦,哪里来的甜,得让他们回家认清事实,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认清自己。

就像他以前听到的那个笑话一样,有个妹子迷之自信,相亲的时候自视甚高,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

后来有人建议她去面试一千五百元小费的那种Ktv,看她能不能上岗。

结果她真去了,可一面试就被拒绝了,理由是颜值不够,年龄还超过25岁了。

面试回来后,家里人再安排她相亲她也能接受了。

因为她才知道,原来那些她瞧不起的男人只要花一千五,可以找那幺年轻漂亮的女孩子陪他……,她心态都好了很多。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