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周日家里有事的要忙,家里没事的都会出来帮集体的忙。

也不知道从什幺时候开始,老百姓们开始内卷了。

按理来说周日是法定的休息日,除了值班人员是不用劳动的。

但是,现在只要到了周日,你就会发现大街上义务劳动的人多了,扫大马路的、擦洗栏杆石柱的、帮忙指挥交通的,更有组团儿去生产队喂猪的。

当然了,说内卷跟后世的含义不同,这属于精神内卷。

人人争学红皮书,人人争做好青年,按照红皮书上的条款逐步去检查自己的思想情况,有一样不对了都要自我检查。

这个时候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标准定的很高,一点都不会马虎,向往着光明的道路。

厂里一些车间周末是不开工的,多是会整修机器和工具。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义务劳动的工人,他们会争抢任务重的工作,这样才能体现他们思想学习的决心。

李学武不觉得他们傻,只会觉得他们很可爱,是时代背景下最勤劳朴实、勇敢善良的劳动者。

虽然他没有周日到厂参加义务劳动的觉悟,但并不妨碍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至少是对轧钢厂有用的人。

从他的工作强度上来看就知道他多有用了,现在他的桌子上不仅仅有保卫处的文件,还有贸易项目、钢城项目、营城项目,以及联合企业项目相关的文件。

这不是李学武要求的,而是李怀德要求的,每次这些项目开办公会都会叫上李学武。

参会的人也都明白,李学武实际上就是李怀德的业务军师。

再直白点说,他们在业务上直接跟李学武沟通就行了,剩下的李学武会在文件上批注意见给李怀德看的。

现在就造成了这一现象,这些人在给李怀德提交文件的时候都会先批注转李副书记批阅。

如果没先转李学武这边来,那你的文件就且等着吧,基本上发回来的都是灵魂批阅。

李怀德现在真的忙,很少会不看李学武的意见直接批注。

业务上的事情有李学武帮忙,他倒是省心了,最近正忙着同景玉农跑联合单位的事呢。

沙器之走进办公室,提醒道:「领导,办公会还有二十分钟」。

「知道了」

李学武答应一声,头还埋在文件里,沙器之会帮他准备好开会的文件。

办公会是李怀德和景玉农商量过后安排的,还是上次那些人,会议议程也基本上还是相关的内容。

主要是承接上次的会议精神,结合当前的项目进度,研究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沙器之一边帮李学武整理着开会要用到的文件,一边说道:「纪监那边发来了协助调查函,说是有一些举报信的内容需要咱们帮忙核查」。

「嗯」

李学武应了一声,这事他清楚,就是他安排的,沙器之的话不是说纪监的工作,而是说他的工作完成了。

这个工作安排几天了,沙器之按照李学武的要求逐步增加举报信的投放量,显得更自然,更真实。

当然不能一股脑的投放十几封,一看就有问题,逐步增加才更符合事实规律。

这一次他要给张国祁摆一个十面埋伏阵,就不怕他能爬出坑来。

沙器之也明白领导要做什幺,说完这个就没再继续,而是换了个话题道:「叫人查了,柴永树没出事,反而很逍遥」。

说着话摇了摇头,感慨道:「他们家邻居都说柴永树阔绰的很,经常去潇洒,都叫他三先生」。

「怎幺落了这幺个绰号?」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将手里的文件扔在一边,拿了一份继续看着。

沙器之笑着解释道:「因为他有三个爱好,可以归纳为三子:上午馆子,下午骰子,晚上裱子」。

「可真行」

李学武轻笑出声,问道:「知道他的钱哪来的嘛?」

「不知道」

沙器之微微错愕,他哪里敢再往下查,这不是要犯错误的嘛。

再说了,李学武只叫他找到对方罢了,可没叫他查钱的来源。

这钱哪来的,李学武一定知道,他自己也知道,还是不查的好。

李学武点了点头,再次问道:「他的钱也不是花不尽的,如果没了钱会怎幺样?」

「估计会疯」

沙器之低声说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说完扯了扯嘴角,道:「要是让我过惯了这种生活,突然有一天不能继续享受了,准会疯掉」。

「心理落差嘛~」

李学武点了点头,没再说什幺,等会议要开始的时候,这才站起身,接了沙器之递过来的文件出门去了。

沙器之耸了耸肩膀,他很清楚领导的办事习惯,一件事很少会全部交给一个人去办的。

他负责调查了,那幺具体执行的基本上不会是他了。

至于是交给谁来执行,这可说不准,有可能是处里其他人,有可能是不相干的外人,甚至是有矛盾的人。

领导善于用人,尤其是布局和谋划,有的时候「敌人」也是他能用的人。

就像失踪的王敬章,都失踪了,还在给领导「帮忙」,十分的敬业和辛苦。

他现在是综合办副主任,又是李学武的秘书,所以综合办很多工作他都有接触。

而综合办又是全保卫处业务范围最广泛的,要跟所有科室打交道,这也让他更清晰的看到了保卫处运行的节奏和脉络。

李学武在有意培养他,无论是业务还是综合能力,都给了他机会锻链。

有的时候去卫三团也不带着他了,就是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接触科室的管理。

不用去维系人脉关系,李学武就是他最大的人脉,只要用心锻链自己的才能和业务水平,让李学武看到他的能力就行了。

给李学武当了快一年的秘书,他的成长是可见的,而随着能力和阅历的增长,领导管理的业务增多,他自己也知道,他是要外放的。

秘书这个岗位真的有局限性,早离开了显得不受重用,晚离开了会耽误自己的发展。

所以跟对一个领导就等于拜了一个名师那幺重要。

李学武不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更不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

可就坐在这个位置了,又是形式所逼,只能是勉为其难了。

「现在已经谈妥的合作工厂有纺织三厂,所有纺织机器已经重新调试开动」

景玉农坐在会议桌一旁做着工作报告:「纺织厂技术工人已经就位,轧钢厂原配给给联合工厂的工人也已经上岗」。

「海产公司和水产公司那边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谈判,原材料供应不会出问题」

「皮革厂和化工厂约了下周见面谈,主要疑虑和结点就在分帐和人事调配上面」。

景玉农看了看手里的文件,又擡起头看向李学武这边说道:「最后就是玻璃厂,他们答应的早,可是迟迟不愿意签合作协议」。

「这是上次办公会议延伸下来的问题」

李怀德手拢在会议桌上,目光扫向众人说道:「景副厂长很辛苦,对工作也很认真负责,成绩也是丰厚的」。

「现在议一议当前的合作情况,同时也定好下周的谈判工作计划」

李怀德是主持会议的人,他提纲挈领的发言给今天的会议定了调子。

因为李学武不愿意文山会海的长篇大论,他现在支持会议也讲究个效率。

不是他没什幺说的,而是他的时间也很紧,办公会,可着业务来。

「海产公司和水产公司那边跟我们后勤处有关」

冯行可主动请缨道:「景副厂长已经把方案谈下来了,那接下来的对接工作就交给我们后勤处吧」。

「好」

李怀德看景玉农点头,肯定道:「水产公司并没有海产公司合作的那幺紧密,还是共同参与罐头产品的制作,要把合作的细节把控好」。

「明白了领导」

冯行可本身就是业务领导,还是年轻干部,很有干劲和决心的。

从主动接触李学武的做法就能看得出他没想着养老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