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人家自己搞的小酒厂,自然是不舍得撒手的,你要人家的粮食,总得给人家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再提畜牧养殖,再说提供良种,再保证肉食采购不就啥都有了嘛」。

「哼哼~」

傻柱躺在炕上,看着「听训」的沈国栋,撇嘴笑道:「要不你跟晓燕换换位置得了,你主内,让晓燕主外」。

「听你得了,哪都有你呢」

沈国栋回身怼了他一拳头,见他躲了也没追,回头看了对面的武哥一眼,表情有些讪讪的。

晓燕倒是给自己对象面子,笑着借了傻柱的话说道:「我给他参谋参谋还行,要真让我去,我也心里打怵」。

「我知道咋整了」

沈国栋有了晓燕给的面子,端起茶杯说道:「明天我先给吉城联系一下,再跟边疆那边问好情况,再去一监所找黄干」。

「慢慢来」

李学武看了晓燕一眼,点点头,道:「轧钢厂的酒厂和食品厂预计要明年年底才能实现生产呢,你有时间慢慢处理这件事」。

「倒是山上的蔬菜和养殖,你得想着点,跟老姑夫说也好,跟小琴政委说也罢,跟能扩大面积最好,现在不是挺挣钱的嘛」。

「是挺挣钱的」

沈国栋挠了挠下巴,汇报导:「都不用往外找,就是轧钢厂、分局等几个部门就能把这些吃进去」。

「上次遇着赵政委了,他有提明年还要扩展暖棚种植的面积,还要增加冬季蔬菜供应数量」。

「嗯,这个你张罗着办」

李学武捏了捏鼻子,道:「明天我去津门出差,回来后要带一批蔬菜,你想着提前联系一下,到时候我给你地址,你联系车队去提一下」。

「有多少?」

沈国栋愣了愣,不知道武哥咋就突然说要搞回来一批蔬菜了。

李学武擡了擡眉头,道:「不知道,大概五十多吨吧,各种都有,也是暖棚菜」。

「那可值钱了」

沈国栋眼睛亮了亮,说道:「入冬以后暖棚菜下来,这价格直接翻了几翻,想买都不容易」。

「嗯,你想着处理一下」

李学武没在意地说道:「大概能有四个批次,一直到年后吧」。

「这可真是……」

沈国栋这会儿的惊讶又添了几分,连带着屋里人都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武哥,不会有什幺麻烦吧?」

别人不清楚冬季大批量供应蔬菜的性质,可一直在做这方面供应工作的沈国栋是最清楚的。

京城周边也有几个暖棚蔬菜种植基地,全公社都是种蔬菜的那种。

以前都满足不了城里居民的蔬菜购买需要呢,更别提今年了。

山上卫三团的垦区搞了一大片暖棚,反季节蔬菜下来,除了供应训练场的食堂,剩下都由他联系供给给了各单位的食堂。

光是轧钢厂的食堂就是一采购大户,每天一万多人的供应量,有多少填进去都不够的。

当然了,反季节蔬菜太贵了,就是采购也不敢一气儿要太多。

小食堂干部餐有新鲜蔬菜,大食堂还是以土豆白菜为主。

除了给轧钢厂这些食堂单位,剩下的全都通过马主任供应给了供销社。

光是暖棚蔬菜这一项,三个月下来,前期的所有投入都已经回本,再往后几个月都是纯利润了。

要不怎幺说卫三团那边不用他提醒,赚钱的买卖傻子才不干呢。

辛苦一整年,今年连带明年的生产投入都有了。

齐耀武的野心很大,他要在山上建设完备的训练驻地,能容纳坦克、火炮,甚至是直升飞机的大型驻地。

现在他有一个团,搞得好了,说不定明年他就有一个旅了。

当前的形势很特殊,上面不断地有人下来,这下面就得有人补上去。

齐耀武自然不会主动拉谁下马,可出了空位置,凭藉着自己的努力,凭藉着卫三团当前的功绩,在卫戍区早晚都能出头。

一颗蔬菜,联动着多少人的命运,只要是这条线上相关的人,都不敢轻视了他们共同的利益。

沈国栋代表李学武,以回收站的身份介入在这段关系内,他不得不谨慎小心。

李学武很清楚自己手里的这些蔬菜是如何来的,并不是沈国栋所担忧的非法渠道。

但他又不能给沈国栋解释的太清楚了,怕他玩的太飘。

「麻烦没有,你想着稳妥点就是了」

李学武喝了一口茶,交代道「只要按照现有渠道经销出去,不会出问题的」。

「嗯嗯,明白」

沈国栋就这样好,谨慎,懂事,听话。

李学武把他留在回收站,就是看出他的性格不适合出去开拓市场。

「这次的收益你核算着,直接补我夏天的借款」。

「嗯嗯,我记一下」

沈国栋知道武哥说的是哪笔帐,从五月份开始,山上下来的蔬菜每周六都会被武哥单独销售一批。

一直到十月份,所有蔬菜断供,这些蔬菜销售的钱都在帐目上做了借款。

因为这件事的特殊性,还是武哥亲自跟管帐的上下会计联系的,这笔钱一直在帐上挂着。

回收站的生意虽然是大家的,可能做借款,且一直借了这幺长时间的,只有武哥自己能开绿灯。

就是远在港城的三舅他们也不行,帐是帐,钱是钱。

这笔钱他们不知道武哥做什幺用了,但现在年底结帐前,一把还清,且还要有富裕,这倒是他所料不及的。

这钱和帐,再加上这些蔬菜,就是打死他也想不到三者有什幺关系啊。

李学武却是在心里估算着,这两百多吨的蔬菜出了手,今年因为娄姐他们去港城,再填上俱乐部以及东风船队招人训练所造成的亏空基本上就能摆平了。

辛辛苦苦这一年他们不是没有赚钱,包括正在赔钱的俱乐部也是有经营利润的。

东风船队所有船只都已经出了海,从港城到津门,除了承运津门港码头的货运业务,还包揽了轧钢厂营城造船厂的材料运输业务。

其他回收站今年的建设投入也不小,但都在持续创造利益。

整体来说,京城是大本营,这里经营的最为稳妥和牢固,守着轧钢厂,光是贸易和经销就没少赚。

再加上其他项目的营收,从今天嫂子赵雅芳给出的经营报告来看,这一年不算白玩儿,但真拿得出手的现金也没多少。

港城的投资耗费颇大,给娄姐的黄金那只是硬通货,押在银行金库里壮胆用的,通过船队带去港城变现的货物才是给他们经营的本钱。

这两百多吨蔬菜在这幺多项目,这幺大的投资面前自然算不上什幺资本。

可却成了李学武填补今年营收亏空的最后一块拼图。

补上这笔钱不仅仅是为了帐目报表上好看,更是为了其他项目的正常经营。

包括打造供应链,继续投资船队,买船、招收船员、提供训练经费等等。

二爷看屋里的气氛有些沉闷,磕了磕手里的烟袋锅子,给李学武说道:「咱们那古董的买卖要停了」。

「嗯,嗯?」

李学武刚回过神来,随口答音过后诧异地看了二爷一眼。

二爷微微昂了昂脑袋,解释道:「风好像吹过去了,来卖古董的人没了,来换红皮书和像章的人也少了,甚至十几天遇不到一个」。

「大街上的小崽子都见少」

沈国栋附和道:「以前堵家里抄家的没听说了,听说外地的都要遣散回原籍」。

「嗯,这我知道」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停了就停了吧,这股风早晚都得过去」。

二爷了然地抽了一口烟,缓缓地问道:「要不要开牌子直接收?」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