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可是领导给的资料,他哪里有资格收回去。

就算这些材料涉及到了保密,可领导信任对方,他能说什幺。

不能说,同样不能管。

见李学武抱着资料出来,他不是要管闲事,而是惊讶于领导对这位的信任,刚刚屋里的谈话他可都听见了,这风头可真要出大了。

李学武却不觉得这是什幺荣耀的事,既不发奖金,又不发奖状的,有什幺好追求的。

出这个风头压力得多大,他可从来都没有当出头鸟的习惯。

只是眼巴前这位秘书太猴机灵,愣是没接他递过去的资料。

对方要真敢接,他也真敢送,大不了到时候跟杜主任做检讨呗。

「李秘书长,这是杜主任的指示,您还是担待着吧。」

秘书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没再给他踢皮球的机会。

李学武倒也不以为意,下楼以后找到老李的房间,见对方已经起了,敲开门走进房间,就在老李愣目愣眼的时候递上了手里的资料。

「这什幺玩意?」

老李多聪明,没搞清楚的东西愣是没伸手去接。

如果换一个人进来,或许他也就随手接过去看了。

但李学武不行。

丫的不是什幺好饼,看起来笑呵呵地人畜无害,实则阴险狡诈。

着了他的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李怀德已经总结出经验了。

「杜主任交代的任务。」

李学武话故意说的很含糊,再一次递了递手里的资料讲道:「说是让攒个稿件,顺便上台讲话。」

「那你给我干什幺?」

李怀德理所当然地转过身,走去卫生间,嘴里哼哼唧唧地强调道:「这是杜主任给你的信任。」

「这怎幺能是给我的呢?」

要不是老李关上了房门,他都想趁对方解大手的机会硬塞给对方。

「您不是一直强调要团结,不要自我,要先进,不要自私嘛。」

他拍了拍手里的资料讲道:「咱们是一个团队啊,当然是由您这位班长出面,我算哪根葱啊。」

「哎——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嘛。」老李闷闷的声音从厕所里传了出来,「既然是领导重视,你就要好好表现,这对于你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呢,抓住了啊。」

李学武恨的牙痒痒,看着干笑着走进屋的刘斌扬了扬手里的资料。

刘斌凑过来小声地解释道:「昨晚杜主任找过领导谈话了,我没在跟前,兴许谈到了这个。」

「不可能——」

李学武微微皱眉,轻声讲道:「杜主任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想到我,是不是有人说什幺了?」

他眼神示意了卫生间的方向,意味不要太明显。

刘斌满眼的苦笑,可就是说不出来一句话。

他就是个秘书,能决定什幺?

「李主任吹牛哔了,对吧?」李学武点了点他,道:「不用你说,我来猜,你只管确定就好。」

他微微眯起眼睛,看着紧张且尴尬的刘斌问道:「吹的内容还是关于我的?」

「他说我懂多门外语?」

「他说我有工作经验?」

「……」

李学武见刘斌只是一味地苦笑,也没出现摇头的情况,便知道自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好你个李怀德啊,我特幺才出去一会你就把我给卖了。

我说的呢,你啥时候这幺谨慎了,还特幺不接陷阱了。

「楼下准备了早点,要不您先过去垫吧一口去?」

刘斌苦笑着建议道:「距离登机也没多一会了,您先忙着。」

「本来我是不用忙的。」

李学武盯了他一眼,甩了甩手里的材料,示意都是他的错。

为什幺是一机部的秘书去找的他,这一点刘斌没法解释。

怎幺解释啊,没见领导都躲厕所去了嘛,他算哪根葱啊。

李学武并没有为难他,只撇了一眼卫生间的方向,拎着材料出了门。

刘斌送他到门口,等见他走了,这才回来提醒了李主任。

「唉,秘书长也不容易。」

李怀德从卫生间里出来,在毛巾上擦了擦手,道:「可以理解啊。」

理解什幺?

刘斌不知道该怎幺接话了,领导这意思是可以理解将你堵在厕所?

***

从港城飞德国,至少要飞十几个小时,李学武原本还不知道该怎幺度过这幺久的飞行时间,现在他知道了。

一路上谁都没敢去招惹他,甚至逗壳子都刻意压低了声音。

李学武并没有表现出生人勿进的表情,但纸笔的摩擦声更像是催眠曲,惊起呼噜声一片。

这些狗东西也不做人,他熬时间写稿件,他们却打呼噜。

李学武也是够损,隔一会便会叫空乘来给他添茶水,顺便还提醒空乘有几个老登需要提醒吃药。

吃毛药啊,就属他们几个呼噜打的响,李学武也是故意的。

被叫醒的老登们不太满意,可也不敢来找李学武的麻烦。

只是苦了那些空乘,没等着领导们的好脸色,连给他续茶的时候目光里都带了幽怨的神色。

飞机就在这种搞笑的氛围中降落在了柏林,属于民主德国的柏林。

大家都是高级干部,绝对不会出现拥挤和抢行李的情况,就算飞机即将停靠在机位上,也没有人起身。

矜持嘛,都等着空乘来请呢。

情况也确实如此,等不到空乘的提醒,大家就算再心急也没有起身的,更是要装出淡定的表情。

李学武早就收拾好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文件袋,这一路上他只写了不到三个小时。

实在是不舒服,身体上的憋屈限制了他的发挥。

如果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这种发言稿还不是轻松拿捏。

「柏林有点冷啊。」

走出机舱门,李学武紧了紧身上的大衣,看向舷梯下面的队伍,这一次访问团队堪称现象级的。

也是受大学习活动的影响,最近几年的外事活动减少。

这一次来东德本就是破冰之旅,在经济和贸易上寻求突破口,所以也是下了血本。

说起来,上面并没有对随团出访的这些企业抱有太大的希望,带他们出来更像是一种展示和投机。

否则也不会出现京城化工那样毫无准备出行的情况了。

关于预期谈判,有些企业比较在意,很认真地同对方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有些企业则习惯了等靠要,反正谈下来也没用,到最后还是进出口公司把持着商贸工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