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为此,皇帝只能将上直各卫指挥使、皇亲国戚这些拉过来充人头,但人数还是不够,就让高级武将往前面站一站,后面用文官中的下级官员填充,从视觉上营造出文武分明的假象。

公司快要倒闭了才会严抓考勤,朱由检其实挺理解这群不乐意上朝的勋贵的。倒也不是他们贪图享乐,想白嫖工资不干活,主要是他们上朝也没有什幺话语权。

平常政务处理轮不到他们发话,就连兵事也被兵备道的那群文官大包大揽了,哪里轮得到他们发话?!这样上朝就会很没有尊严,勋贵们也就越来越讨厌上朝了。

甚至于战场拼命、真刀真枪跟敌人干,也轮不到他们这群勋贵,他们真的除了欺男霸女,没事情干了啊!而真正的前线大将,又没什幺机会上朝,可能逢年过节、三大朝会、

献俘受封的时候会出场。

皇帝不上朝,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幺?内阁趁着皇帝年纪小,将朝会变成表演性质的东西,天天一大早拉着一帮人陪他们演戏,连皇帝如何对答这些都事先背好了,这让皇帝又如何能喜欢上朝呢?

就连文官也懒得陪他们演,因为内阁搭配司礼监就是事实上的中枢决策机构,朝政的运转已经不需要朝会了。人不害怕努力,只要目标是肉眼可见的;倘若明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就算内心再强大的人,也会抗拒、崩溃、怀疑人生。

朱由检毫无疑问是实权皇帝,他以一己之力,成功架空了内阁与司礼监两大机构,反向架空了文官上层,同时给基层办事组织放权,在「拯救大明」和「给大明掘坟」两条道路上并驾齐驱,撒丫子狂奔。

他坚持举行日常小朝会,每两天才休息一天,勤政得无以复加,堪称大明历代帝王勤政之楷模,也只是略输于洪武皇帝,与永乐皇帝不分伯仲,大明两百多年来,很难找到似他这样辛勤的皇帝了!

为了避免无意义的朝会耽误官员正常办公,朱由检收敛自己的权力欲,在无特殊情况的时候,早朝一般是八点半举行,九点半之前就能结束,主要发挥的是一个认脸以及上下传达的作用。

开会的唯一作用,不就是用来传递会议精神嘛,难不成还真的跟你来民主协商吗?!

不过有比较特殊的事情,倒也会正儿八经地集体讨论,就比如如今朱由检提出来的「迁都」大事件。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朱由检既然已经将南迁之事说出来了,就没指望过这件事会在朝堂上讨论通过。这人呐,真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君臣见礼,山呼万岁,承认了朱由检的皇帝位。次辅朱燮元举着象牙提词器说道,他们按照皇帝你的意思,讨论了南迁这件事情。原则上,大家是坚决维护皇帝的命令、贯彻皇帝的意志的,但是现实的困难,大家也不得不正视。

迁都无疑是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情,皇帝你要实行迁都,总得给天下万民一个合适的理由。倒不是说皇帝你没有干纲独断的资格,只是部分愚钝的百姓和官吏不能领会到皇帝你的高瞻远瞩。

作为一个爱护百姓的圣明君主,就要像老父亲教育子女一样,将道理掰碎了、揉烂了讲给他们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