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文官政府与军政府很难说得清谁更烂,而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很显然文官政府比军政府要靠谱不少,这从朱由检是遵诏即位而非玄武门之变继承就可以看得出。

为了避免将山西的大小官吏全部杀完,朱由检不得不降低了处罚标准与处罚力度。按照职级,未入流吏员百两,以上每秩加五十两,从二品则可以为八百五十两。低于这个数目的贪腐官员,处以罚款并留职查看处理。

像孙织绵这样的,就留他不得了,但杀不杀朱由检却难以抉择。思来想去,朱由检觉得,杀可以,但不能是他来杀,应该送去三司会审,把杀人的责任转嫁出去,三司也不能总光吃不拉吧。

三司会审,明刑正典的结果,也必然是对孙织绵处以大辟之刑,大明的法律一直是很可以的,但很显然,立法从来不是法治工作的重点之所在!

想杀人,但让朝廷背锅已经是朱由检的惯用手段了,这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很显着地将仇恨引出去,降低官员群体的恐慌程度。

毕竟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皇帝随便杀人也是遭不住的,做什幺都得有合适的、足以说服别人的理由,并通过正当的流程,不管百官私底下是如何做的,至少明面上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贪官污吏。

贪腐问题朱由检尚且留了一线,但人命就只能用人命来抵了,这是原则问题,虐民者不可饶恕,官逼民反最为可恨,他们干的破事,最后朱由检背锅,就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太原城内的变故也让城内百姓吃饱了瓜,城内的那些大官人、衙内地痞流氓都夹着尾巴做人。官老爷都完蛋了,何况他们这些社会的渣子,他们生怕会被上头的风暴所波及,

如果不是城门紧锁,他们怕是早就远遁乡下避难去了。

朱由检的时间很紧迫,他决定在太原滞留五天时间,张贴告示,鼓励城中百姓进行民告官活动。鸡毛蒜皮的事情他管不过来,只管草菅人命的重案,贪腐尚且可活,杀人的、

包庇杀人枉法的一律打死。

朱由检就要扮演一次清汤大老爷,其实历史上所谓的青天大老爷,大都是百姓一厢情愿所杜撰的想像人物,为的也只不过是在苦难生活之中寻得一丝精神寄托。

百姓不知道什幺朝廷,《大明会典》这样的读物也从来不会向底层百姓发放,朝廷的理由是,如果让平民百姓熟知大明朝廷运行的这些细节,难免会有人通过这些来钻漏洞,

对于治理天下不利。

百姓只知道官,在他们看来,官就是朝廷,官就代表着皇帝,天下百姓苦官久矣。朱由检为百姓主持公道,就是对大明社会的一次压力释放。

同时也是要让这些百姓做个见证,知道朝廷处理贪官还真不是因为内斗,大明还是有希望的,大明的皇帝还是爱百姓的,生活虽然很苦,但别急着改朝换代,叛军和建奴都是妖艳贱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