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会上映一部国內票房扑街,国外开的此类电影。
其中,就属日本人最疯狂。
它在东京影院正式上映,隨后在大阪、京都等城市扩展放映,持续两年热度。
首年票房突破 3.5亿日元,最终累计票房达8亿日元,创下当时华夏电影在日本的票房纪录。
它就是刘曄、陈郝主演的《那人那山那狗》。
它表面是一个“送邮件”的故事,实则是一曲关於亲情、责任与时代记忆的抒情诗。
可惜,当时製片方啥也不懂,直接6万美元就把它的国外版权给卖了。
还有一点最可惜,截胡不了啊。
从时间线上来看,此时霍建期导演应该已经买下了小说的版权,正改编剧本攒剧组……
按照这种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温情標准去找,方冬升脑海里立刻浮现好几个此类型的佳作。
诸如《你好李焕英》《人生大事》《送你一朵小红》之类的。
但无一例外,这些电影投资太高。
而且受限於市场规模、题材接受度与营销手段。
再加上时代差距过远,说不定只会適得其反,不伦不类。
而且,方冬升还有一个私心,既然国內市场还没有完全培育好。
那为什么不能向国外输出呢?
就像《那人那山那狗》一样,赚国外人的钱。
要知道,1997年的日本和韩国电影市场票房已经完全成熟,观眾已经被调教出来。
用日韩的电影,赚日韩的钱,不比在国內折腾强?
“《那人那山那狗》、《漂亮妈妈》……”
方冬升自言自语著,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部非常合適的小成本电影。
有了想法,方冬升便一鼓作气,在稿纸上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