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b!"
“牛逼!!!”
声音越来越大,从带些老外口音的彆扭感,到后面合起来时的整齐,大概也就五六秒的时间。
身后,许多片商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將目光投向角落里的方冬升。
方冬升不是第一次见到老外们集体喊“牛逼”的名场面。
上次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在国內《小偷家族》的看片会上,
当时是有位德国的小老头问他,在华夏夸一部电影好看,该怎么说?
他不假思索的直接来了一句:
“牛逼!”
想到这里,方冬升的脸色依旧变得十分精彩:
姜闻,你未尽的梦想,我帮你达成了。
站在方冬升身旁的安妮·海瑟薇此时心中则满是震惊。
“newb?”
她在心里跟著默念,这发音古怪又有力。
不像是英语里任何夸讚的词,更不像她熟悉的法语或义大利语。
几十人合在一起的整齐响亮,让她眼底满是茫然的震惊。
她对华夏的认知,大多来自书架上那些关於长城、故宫的画册。
以及那是个有著数千年歷史的地方,藏著无数不为人知的古老传统与仪式。
此刻这整齐划一的呼喊,带著一种近乎肃穆的力量。
让她莫名想起曾在纪录片里见过的古老部落祭祀:
族人围著篝火,用特定的口號传递敬畏与信仰。
难道这是华夏特有的、用来表达最高讚誉的“仪式口號”?
她偷偷瞄向身边的片商们,见他们一个个眼神发亮,盯著方冬升的方向,心里更確定了这个想法。
他们是在用这种庄重又有力量的方式向艺术致敬。
还没等她理清“古老口號”的深意,就看到方冬升原本平静的脸上,绽放一抹复杂笑意。
她忽然想起刚才看片时,方冬升盯著银幕的专注。
他总能把那些关於人性的复杂故事,拍得戳中人心。
他不仅懂电影,更懂不同文化里的情感共鸣。
能让一群外国片商主动学著用中文喊出讚誉,这份能力就已经远超“导演”二字的重量。
內心震惊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敬仰,像涟漪似的在心里散开看片会结束后,剩下的就是合作方们的会谈。
“团结一切可用资源,助力《狩猎》摘下最高金棕櫚大奖。”
这是此次会谈的主题。
卡米兹看完电影之后,决定立刻带著方冬升和公关部门前往坎城攻克拿奖路上的“拦路虎”。
2002年,对於夏纳电影节来说是个极其特殊的年份。
主要特殊在人事方面的变动:
吉尔·雅各布,从1978一2001年担任夏纳电影节艺术总监。
全权负责歷届电影节的选片和入围作品评选。
从今年开始,他要开始担任夏纳电影节主席了。
接手他职位的则是蒂耶里·福茂,作为夏纳电影节的艺术总监和选片委员会主席。
当然,今年的夏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换成了方冬升在去年夏纳电影节上认识的老伙计。
凭藉《穆赫兰道》获得最佳导演奖之一的大卫·林奇。
为什么是之一?因为方冬升就是另外一个最佳导演。
当然,有变动是机遇也是挑战,就看卡米兹如何运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