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纳方面关注《剑雨》的群像敘事,认为其『打破了武侠片单一主角的桔”。
並邀请方冬升明年5月携片赴法”。
而《京城青年报》则在柏林电影节探班之后,引用了艺术总监的话:
“《剑雨》的动作设计里藏著人物命运,这种“以武写情”的手法。
与柏林对“人文关怀”的追求高度契合.”
不仅是纸媒报导的轰轰烈烈,网上的討论更是火热。
天涯影视评论区。
一篇《扒一扒方冬升新片《剑雨》为何能让三大电影节抢破头》的帖子三天內被顶到首页。
楼主细数方冬升过往作品在三大电影节的成绩,分析《剑雨》“五千万投资+人性主题”的稀缺性:
“现在华语武侠片要么只重场面,比如《英雄》,要么只重情怀,比如某些小成本文艺片。
方导这次是想把两者捏合到一起,三大电影节抢的不是一部电影,是华语武侠的新的可能性!”
底下的跟帖里,影迷们的期待溢於言表。
有人提到了方冬升凭《狩猎》在夏纳获奖时的场景:
“当时在网上看颁奖礼的文字直播,方导说『电影要拍给懂的人看”。
现在他拍武侠,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还有人对比其他武侠片:
“《臥虎藏龙》靠东方美学拿了奥斯卡。
《剑雨》要是能在三大电影节获奖,说不定能让华语武侠在欧洲更有市场”。
此时国內还没有“票房预售”的概念,但中影的票房预测团队却发现,隨著三大电影节竞逐的消息传开。
各地影院经理不断打电话諮询《剑雨》上映时间的都快打爆了。
还有不少海外片商通过邮件询问版权事宜。
类似mk2、东宝这样的老牌发行公司都是老朋友了,直接就联繫了方冬升。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年代,华语电影海外发行都是靠电影节搭桥。
像《剑雨》这种尚未完成拍摄就引发如此关注,实属少见这件事在国內引起了了广泛的討论和关注。
不少媒体都挤破了脑袋想要採访方冬升。
毕竟以前国內的电影都是送到三大电影节被挑挑抹抹。
没想到三大电影节居然也会主动去添国內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