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你慢点!」
王蘅哪里顾得上娘亲的呼喊,撒开脚丫便哒哒哒哒冲到摊前,脆生生嚷道:「卤肉好吃!我还想吃!」
吴铭正在纠结要不要「认出」对方,毕竟现在的王安石才三十五岁,官职不高,只是个群牧判官,虽在朝中颇有名望,但罕有平民百姓知晓。
忽然传来的喊声治好了他的纠结:「王介甫!」
王安石一家此时已走至摊前,闻言循声看去,但见人潮里挤着三个发须斑白的老人,其中一人正振臂招呼,不是欧阳修又是何人?
「欧公!」
王安石当即迎上去。
说起来,自庆历二年进士登科起,欧阳修便屡次上书举荐其才。
然王安石刻意疏离「京圈」,自请外放,辗转州县十余载,虽蒙欧公青眼,却始终缘悭一面。
直到去年王安石入京赴任,两人才有过几次短暂的会面,也只是循礼酬酢,并未深交。
他本是孤峭脾性,不喜应酬和攀附,不料反倒因此成就了清流之名,更令欧阳修等人另眼相看。
吴铭趁机询问:「敢问夫人,贵官可是临川先生?」
吴琼惊讶:「你竟识得我家相公?」
接下来是吴铭最喜欢的环节,他张口便诵:「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背诗千日,用诗一时。
拜你们这群背诵并默写天团所赐,他没把《伤仲永》倒背出来已经算是克制了。
诵罢正色道:「先生这首《登飞来峰》,连瓦子里的说书人都能默诵,我虽是个厨子,幼时也在乡塾开过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