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你啊甚?《百家姓》尚能背得颠三倒四的,足见平日疏于课业,不曾用功。体裁、篇幅随你所欲,唯以真情实感为要。」

王蘅眼珠子一转,仰头问道:「爹爹!我若是写得不错,可否再带我来寻吴川哥哥?

「看来你确有所感。也罢,若能真情流露且文理通顺,下回得空,再带你来便是。」

吴琼柔声道:「让张伯随你同去罢。」

「不必,次道兄所居坊巷我闭目可达。」

王安石放下车帘,目送牛车辘辘离去。

旋即转身,在道旁的鞍马店中赁了匹小马,迳往宋家的府邸而去。

……

七月七日在宋代不仅是七夕节,还是晒书节。

「七月七日,法当曝衣。」

早在秦汉时期,民间便有利用末伏天气晾晒书籍、革裘的习惯,至宋代更是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并予以精简,突出晒书,体现崇尚文教的基本国策。

晒书节由此成为读书人的盛会,每至七夕,不仅朝廷会举办「晒书会」,东京城里的藏书名家亦会尽出自家珍藏,往往引得名流俊彦辐辏云集,济济满堂。

宋敏求正是本朝首屈一指的藏书家,家中典籍逾三万卷,其中不乏孤本残篇。

自在京任职以来,王安石便常去宋府借书观阅,此等盛事,岂能错过?

他控辔徐行,方过街角,迎面亦转出一匹骏马,鞍上之人闻声擡头,四目相交,俱是一怔,随后又同时笑起来。

「子容兄!」

「介甫贤弟!」

两骑并辔而前。

苏颂笑问:「贤弟此行,亦是赴次道兄府上观书雅聚?」

「然也!方才陪家人用罢午饭,便匆匆策马而来了。」

苏颂望一眼他行来的方向,又问:「莫不是在吴记用的饭?」

王安石哈哈笑道:「看来子容兄也已尝过吴记的七夕美食,吴掌柜新出的炸鲜奶和鸳鸯饺当真妙绝,更有那用萝卜雕就的白荷,惟妙惟肖,几可乱真……」

他兴致勃发,回味着残留在唇齿间的滋味,眉飞色舞地描绘起来。

苏颂含笑不语,只频频吞咽唾沫,待他说罢,才长叹一声道:「贤弟馋煞我矣!」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