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微微颔首:「善。「
张茂则朝殿外略一示意,陈俊立时捧盘而入,奉上盘箸:「启禀官家,此乃吴记川饭进献之肴:卤味拼盘。「
赵祯望向盘中酱色油亮的菜肴,卤味他自然吃过,但酱色如此深浓的卤味,却是头一回见。观之便知滋味浓郁,引人口齿生津。
他举筷夹起一片卤藕送入口中。
「咔嚓!」
藕片仍保留着脆感,卤汁的咸香醇厚与繁复的香气交织,霎时充盈齿颊,竟是越嚼越香。
妙哉!
赵祯展颜而笑:「此庖手艺委实不俗,虽只是寻常卤味,滋味却较尚食所制更为丰富。此菜竟非吴记招牌,却不知其招牌菜为何?」
张茂则已了解过吴记的详情,立时答道:「听闻该店时常推陈出新,招牌菜随时令而变,每逢节假,还会推出与节日相关的美食。「
说到这,他取出李宪带回来的食单,翻开后呈于官家眼前:「这是吴记的食单,请官家御览。」
赵祯夹菜的手不停,擡眼扫过食单,不禁一怔,定睛细瞧,竟全是些前所未闻的菜名!
他兴致顿生,好奇询问:「这些菜,莫非皆如这卤味一般好滋味?」
「奴婢不知。听闻欧阳学士是吴记常客,曾亲题匾额相赠,想来应是不差。」
「竟有此事?」
赵祯兴致更浓。竟能让欧阳永叔这个老饕亲题匾额相赠,怕不是尝到了人间至味。
当即做出决断:「那便宣召此人入宫罢。」
「奴婢正欲禀明此事——」
张茂则遂将李宪所言细细禀明,末了,说道:「奴婢于庖厨之道实属外行,只是这番言论听着像是推逶之词。这般恃才傲物,倒是有些不识好歹了。「
这并非他的真实想法,他的想法也不重要,一切取决于官家的态度。
「推逶之意或有,但要说全然不实,倒也未必。便以尚食局的御厨为例,入宫多年,厨艺未见精进,菜品亦少新意,可见此论确有几分道理—」
赵祯忽然住口不言,只一味吃菜。
张茂则默立一旁,静候圣裁。
一份卤味拼盘本就不多,准确地说,原本挺多的,但送至官家桌上时,便不剩多少了。
赵祯频频动筷,不多时,盘中佳着竟已见底。
他意犹未尽地搁下竹箸,终于开口:「若朕准其旬休、节假出宫,依你之见,彼可愿应召?」
「官家,此事不合宫规,朝臣恐有非议——」
话音未落,报时的钟磬之声杳杳传来,回荡宫阙。
开宴吉时已至。
张茂则当即侍奉圣驾移銮都亭驿。
都亭驿外,赴宴百官早已肃立恭候。
今日与宴者,除服紫重臣,尚有馆阁名士,以及朝野瞩目的贤才俊彦如王安石者。
君臣入殿落座。
较之赐酺首日,百官宴的规模要小得多,与会者皆为皇帝倚重的股肱之臣和有识之土,既有庆贺之意,也是君臣联络情谊的场合,氛围相对轻松,不似昨日那般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