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立时抱怨开来:
「啊!这才多会,就要收摊?」
「余料分明多着哩!为何不卖了?」
「横竖是做生意,在哪儿做又有甚差别?吴掌柜莫要舍近求远!「
吴铭充耳不闻,吩咐孙福维持秩序,将收摊之事告知后来者。
待最后一位食客离去,终于得空闲谈,张铁嘴急忙开口:「张某欲为《无名氏传奇》
补写前传,可否容某与诸位同行?好向吴掌柜讨教些过往经历。」
吴铭笑起来:「吴某的过往只是平平,倒不似小说里那般精彩。你若想听,那便同来吧。」(注)
张铁嘴大喜,草草收起醒木、折扇、汗巾等一应物什,辞别店家,随吴铭一行离去。
四人一车转而东行。
张铁嘴迫不及待询问:「敢问掌柜师承哪位名厨?可有奇缘际遇?」
吴铭仍搬出之前应付状元楼铛头的那套说辞:「吴某不曾正经拜师学艺,年少时曾在山野间偶遇一位云游老道,他见我懵懂顽劣,用戒尺在我头上轻轻敲了三下。顿如醍醐灌顶,自此开了灵窍,庖厨之道便无师自通了。「
张铁嘴立时瞪大了眼,满面惊诧。
这番言论旁人听来或觉玄虚,但他身为说书人,岂会不知内情?
杖击三下传法,分明是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故事!
吴掌柜之奇遇,竟与禅宗六祖相似!
所谓「官家召来不登殿,自称臣是灶神仙」,原是杜撰之词,岂料吴掌柜真有这等奇遇!
刹那间,灵感如江河滔滔,源源不断涌现!
一个「五代灶君显圣传法,六代灶君入世修行」的故事骨架,在脑海里逐渐丰满成形。灶君谱系、红尘历练、神技济世——诸般条目、情节纷至沓来。
张铁嘴沉浸于话本构建,想至妙处,满面潮红,忘情拍腿:「妙哉!绝矣!」
此本若成,再糅合吴掌柜真人真事,必将轰动京师!他张铁嘴或可一举跻身当世顶尖小说家之列!
一旁的吴铭三人见他忽而呆怔,忽而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初时愕然,旋即会意此乃说书人得遇灵光之态,不足为奇。
行至信陵坊,算是脱离了闹市区,瞬间清静许多。摊贩货郎虽也不少,却不高声叫卖,亦不侵占街道,皆按规矩于路边朱权子下设摊,秩序井然。
放眼望去,皆是高门大院,但见甲第星罗,比屋鳞次,栋宇密接,略无容隙。不时有青幄油壁的豪车辘辘驶过,显是富贵人家的车驾。
这一带和城南的敦教坊一样,属于「高档别墅区」,于此间居住者非富即贵。
吴铭本无意停留,却不料,行至半途,一个皮鞠突然飞过院墙,直直朝餐车砸来!
说时迟,那时快!李二郎一个箭步抢上,挺身迎球,胸部轻卸来势,继而右足背顺势一垫,那皮鞠便如黏在脚上般稳稳控住!
「呀嗬!」吴铭惊讶,「二郎竟通蹴鞠?」
李二郎赧然一笑:「略知皮毛,早年厮混时玩过。」
你这闲汉未免太过全能,距离成为高俅就差一个端王了—.
吴铭心里吐槽,凑近细观。
来这边已有四个多月,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货真价实的皮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