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当前的物价水平还处于低位甚至负增长,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完全就在各大机构预料之中。
当然了,金融机构知道原因,它们可不会告诉散户,而是会凭藉这些消息收割散户。
这两篇小作文,张扬猜测可能就是机构放出。
下午1点开盘。
太钢不锈、宝钢股份、鞍钢股份等钢铁个股集体下跌,并带动了银行、金融、消费等板块回调。
好不容易稳住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开始拐头向下,并在1点32分的时候,上证指数下跌到了2610.34点,像是马上要跌破2600点的节奏。
张扬也趁此机会,以9.91元买入了50万鞍钢股份,又用50万买入了太钢不锈,成本价是6.82元。
为什幺选鞍钢和太钢?
很简单。
它们都是深市股。
由于「生物医药」概念被热炒,现在市场资金都聚集在深市,这就为深证成指的股票提供了强有力的大盘支撑。
宝钢股份和包钢股份虽然是钢铁市值龙头,但它们身处沪市,容易被大盘拉下水。
买完钢铁,张扬又加仓50万环境治理的场内ETF基金。
这段时间都在外奔波,他完全没时间去整理个股,只能选择买场内ETF基金博上涨。
买场内ETF基金有个好处,那就是你只需要揣测宏观步伐,跟随上面给出的节奏去走,就可以在市场赚到钱。
不懂K线?
不懂MACD?
不懂量价关系?
不懂业绩报表?
都没有关系。
购买场内ETF基金,你只需要判断对大方向就可以。
例如《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那刻,你察觉到基建、房地产板块要起飞,就可以买一手相关板块,坐等收益到帐。
但场内ETF基金也有个弊端,那就是涨幅会偏低,不如购买个股的收益大。
而在另一边。
乌云笼罩着柠波市,阵阵雷声响彻云霄。
豆大的雨水从云间脱落,又被强风裹挟,拍打在解放南路,银河证券四楼贵宾室的窗户玻璃。
此时的贵宾室内,香烟明灭间腾起的白雾,在冷调灯光下凝而不散,像一团化不开的愁绪。
徐翔、孙国栋、马信琪等人坐在各自的交易位置,望着还有32万手没卖出的封单一言不发。
莱茵生物的承接力度,远比他们想像的要弱。
按照他们以往经验的预测,今天至少可以把一半莱茵生物筹码卖出去,实现保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截止到14点21分,他们只卖了8万手莱茵生物,还有32万手迟迟没有散户来接盘,这也让贵宾室的气氛沉默且压抑,就宛如一个即将抵达极限的高压锅,随时可能爆炸。
「嘶—」
「呼
孙国栋深吸一口香烟,随后重重吐出,打破寂静道:「按照当前的出货速度,我们可能要白忙活一场,甚至可能倒贴百来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