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会场旁听人员鼓起了掌。
待掌声稍稍减弱,孙民和很多领导发言一样,开始了长篇大论,讲述经济危机的后果。
足足讲了十几分钟,他才意犹未尽,总结道:「我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使并购谈判筹码降低,公司整合也相对容易,从这个意义来说,金融风暴正为华国企业带来跨国并购的历史性机遇,谢谢大家。」
「啪啪啪——」
会场内掌声不断。
孙民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让国内企业趁着世界经济没恢复,尽可能并购世界优质资产,把目光放在海外。
他在念稿的时候,还特意提到了通用汽车申请破产。
一些旁听的企业老总,已经开始默默记下。
其他人看似无用的发言,对于企业老总来说,可能就是醍醐灌顶的点醒。
第二位发言的是沪都浦发银行副行长刘信义,对方上一年强调的是「金融危机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弯道超车机遇」,和孙民刚才提到的金融机遇大体相同。
今年他则是更加大胆,直言道:「孙村长说得不错,金融危机导致海外资产估值下降,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谈判筹码低、整合难度小」的历史性机遇。」
「我认为应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获取海外矿产、能源资源,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同时支持企业并购海外技术型企业,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商业银行也要为企业海外布局,提供大额便利。」
当这句话说出,福耀玻璃的王福神色微动,其他企业老总同样听出了刘信义的含义。
商业银行能提供什幺便利?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能提供的便利基本就是贷款。
就这幺说吧,一家企业能够正常运转,它就不可能离得开银行,也离不开低息大额贷款。
如果说国家鼓励企业出海并购优质企业,那幺商业银行就有可能提供低息贷款。
说白了就是国家借钱给你,让你出去买优质资产。
游资是企业的白手套,而企业往往就是国家的白手套,出去买东西,可不能打着国家旗号。
海外矿产、能源资源、技术性企业等字样出现后,A股资本市场又来了反应。
有色金属、煤炭能源和汽车板块都出现了明显反抽。
[冰雹棒棒冰]:海外矿产、能源资源,利好煤炭和资源股啊,我先冲为敬了!
[酒店潇洒哥]:华国神华起飞,这可是资源型的大哥,让它出去买买买准没错。
[吃药了没]:技术性企业,什幺海外企业有技术呢?能不能把微软买下来?
会议每提到一个领域,该领域就会出现明显反抽,市场观望资金都在蠢蠢欲动。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来到了11点,廖国沛看着蔡恩生还没发言,忍不住吐槽道:「怎幺还不到蔡村长,都等着他发利好呢。」
「希望他能谈银行利好,这玩意要是起来,大盘就活了。」
林广昌附和一句。
张扬则是不慌不忙,淡淡说道:「我倒是希望他晚点发言,因为利好是需要时间发酵的。」
在他看来,如果是在休市的时候发言,那幺市场就有一个多小时去消化他给出的信息,下午很容易会直线拉升。
如果直线拉升,他们趁机吃下全部筹码,非常的合理。
截止到11点,上证指数已经连续走了2波反弹,但只是小反弹,幅度都是0.3%以内,并且不到十几分钟就又回落了。
张扬、廖国沛和林广昌害怕被其他人发现吸筹,只是趁着2次指数反弹,买了6000手凯诺科技,而且还是分多次,最大的一次分时成交额不过1000手。
跟随指数波动去吸筹,是最不容易发现的。
没有庄家刻意控盘的股价,往往是波动性,哪怕是下跌趋势,都会存在分时反弹。
分时反弹的原因很简单,但绝大部分就是国家资金在利用ETF的份额买入护盘。
2009年A股接近2000只股票,国家队不可能是每只股票都单独操作,它的介入往往是整体性的,比如直接买入沪深300,或者其他场内的ETF基金,这些突然飙升的成交量,就是国家资金买入场内基金时的成交。
而这也是为什幺,指数下跌反弹的时候,往往会有某1分钟会爆出天量的原因。
不是游资吸筹!
不是机构入场!
而是国家资金托指数!
……
张扬想让蔡恩生休市再讲话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不会按照个人想法去发展,只见画面里,蔡恩生拍了拍面前话筒,在确认有声音以后,他开始了讲话。
「刚才听了那幺多并购计划和想法,我就聊聊数据类,以及信贷的支持方向吧。」
蔡恩生看了眼稿件,继续说道:「截至2009年5月底,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已签订合同的并购贷款规模,已达到了136亿华国币和4.2亿美元,覆盖钢铁、电力、医药等多个行业。」
「年初国家发布《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里面就提出了九个产业需通过并购重组实现结构优化,现在可以说得再具体点……」
「钢铁、煤炭行业,我们会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并购中小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
「汽车、装备制造,鼓励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金融行业,我们要积极探索跨区域、跨业态并购,推动金融混业经营试点。」
当蔡恩生念出稿件的时候,张扬几乎是同步翻译文稿,理解其中想表达的意思。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商业银行首次大规模介入并购融资,可能标志着监管层将并购视为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内技术的重要工具。]
张扬没有迟疑,直接通过财研网发布了出去。
散户可能看不明白,但专业人士和经济学者,他们一定可以看得懂张扬想表达的意思。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那般,杨德龙本来是无意点进的财研网,突如其来弹出的《华国并购年会》的分析简报,让他不得不在这个陌生财经网站停留。
「首次大规模融资,意味着贷款处于宽松通道,通过并购优化产能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国内技术,总结得不错。」
杨德龙可以明显感觉到,发送会议简评的那人对市场的认知水平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