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资本蠢蠢欲动,张扬与李大霄彻底对立
当一张张印着险资机构信息的名片递向张扬,一侧的何婧终于具象化地理解了,「资源会向上集中,钱会流向不缺钱的群体」这句话。
上大学的时候,王兴邦教授数次提起这句话,很多学生只有大致概念,却没有清晰认知。
时至今日,何婧已然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以及教育的滞后性。
虽说此时的张扬还属于「缺钱群体」,但阿里巴巴的注资背书,再加上财研网在财经网站领域的崭露头角,已经让他掌握了比普通人更重的话语权,各路风险资本也会反复斟酌他的想法。
假如你是一家风险机构的经理,有人提出要给珠穆朗玛峰安装登顶电梯,想获得资金支持,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人傻逼吧?
可如果提出想法的人是马芸、马华腾,或者王健淋呢?
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和战略眼光,哪怕觉得很不靠谱,大概率你会反复评估事情的可行性,这就是身份地位带来的差异化。
同时这也是为什幺,社会资源往往会向一处集中的原因。
此时的红杉资本、软银赛富、深创投,以及拥有「泰山会」背景的君联资本等,它们的风险经理正争先恐后地与张扬交换名片,想要投资「懒人经济」的种子轮。
不仅仅是险资,一些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都来到了张扬身前,彼此交换名片或号码。
和资本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让对方看见己方的价值,从而吸引资源的聚拢。
体现自身价值也不局限于和资本打交道,而是成年人的世界,本质就是价值互换。
「我要在你身上获得什幺,你要在我身上索取什幺」,这才是成年人的社交本质。
什幺都不图?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哪怕是向下社交,找些酒肉朋友一起玩,都存在情绪价值和金钱价值的交换。
一张张名片被张扬揣进裤兜,没有名片的也互换手机号码,陆陆续续,十几二十人过后,围绕在张扬身边的人群渐渐散去。
「张总回聊,有时间了,我一定去你公司拜访。」
龚旭微笑说道。
他是龚家的嫡系子弟,归属于「土家族」类型的投资人。
华国地大物博,各市各县都存在着相应的土家族,他们在别的地方可能能力有限,但在当地,资源往往集中在他们手中。
「回聊。」
张扬礼貌回应。
待人群散去,厉以宁、曹凤岐两位经济学泰斗来到张扬面前,先后开口感叹道。
「还真别说,刚才我们又评估了一下三主线的经济发展模式,确实相辅相成,行得通。」
「怪不得赵彦峰和熊兴怀经常提起你,张扬你的确有两把刷子,宏观经济的造诣很深。」
百闻不如一见,起初他们还不以为然,觉得张扬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位本科生,认为鲍星纬、赵彦峰和熊兴怀是看中了对方潜力。
但随着彼此接触,厉以宁、曹凤岐不得不承认,在宏观经济和华国经济发展问题方面,张扬远胜于他们带的经济学博士,甚至说,简直就是皓月与星辉的差距。
话音刚落,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目光看向张扬,邀约道:「快到饭点了,这家酒店的饭菜味道不错的,张总,不如一起吃个饭吧?」
「对,香格里拉酒店还有粤菜厨师,绝对符合张总的口味。」杨德龙连忙附和一声。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扬点头道。
本来他也想和厉以宁、曹凤岐这两位经济学泰斗吃顿饭,积攒自己的圈子人脉。
现在有胡茂元组局,那自然再合适不过了。
见张扬应答,厉以宁哈哈一笑道:「待会我们继续聊经济。」
曹凤岐同样面露笑容,开口道:「我们得深入探讨一下,三线经济主线的内外作用。」
「几位这边请。」
胡茂元做了个请的手势。
别看他是上汽集团的董事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厉以宁、曹凤岐这两位经济泰斗面前,他只能沦落成「陪酒仔」。
这是因为厉以宁和曹凤岐都有国家金融智囊团的背景,而且还是华国股份制改革,资本市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说白了就是,这两位老爷子是制定规则的人。
在胡茂元带路下,张扬、何婧、杨德龙,以及厉以宁、曹凤岐集体离开分会场,前往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包厢。
几人没注意到的是,刚从主会场走出的王亚伟,目光无意间一扫,恰好看见了何婧。
他瞬间愣了半秒,与他同行的刘纪鹏不知道发生了什幺,询问道:「怎幺了?」
「那是厉以宁和曹凤岐教授?」王亚伟有些不确定。
华夏基金一直有传言说,何婧背后有着通天的关系,连主管林卫国都要讨好对方。
起初他是不相信的,因为他调查过何婧的档案,就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家庭,能有什幺关系。
现在…
他有点相信了。
刘纪鹏擡头看去,确认道:「是厉教授和曹教授没错,旁边的应该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至于旁边那一男一女就不清楚了。」
他看过分会场的嘉宾名单,大致可以推断出身份。
「怎幺了吗?」刘纪鹏又问。
「没什幺,应该是我看错了,旁边那女生有点眼熟。」
王亚伟刚说完,刘纪鹏也觉得与厉以宁、曹凤岐、胡茂元并肩而行的青年眼熟,但只是背影,他无法做出判断。
「两位一起吃个饭?」
私募一哥赵丹阳不知道什幺时候,悄然出现在两人身后。
他看似邀约两个人,但其实目的是王亚伟。
「一起吃个饭吧,我们研究一下这轮牛市怎幺布局。」赵丹阳旁边的李大霄笑眯眯道。
金融圈子很小,但对于圈内人来说,它又很大,大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金融小圈子。
……
在张扬和厉以宁、曹凤岐两位经济学泰斗吃饭时,远在宏悦投资的柳华接到了自己好友,启明创投老板马俊辉的电话。
「喂俊辉,什幺风把你吹来了?」
「老柳还在杭城?」
「对,忙着宾馆生意呢。」
见对方还在杭城,马俊辉也不遮遮掩掩,直言道:「别捣鼓你的那破宾馆了,大风口要来了。」
「什幺风口?」
柳华不解。
「张扬你认识吧?上次浙商晚宴,我看见你和他好像很熟的样子。」马俊辉试探性询问。
「算得上朋友吧。」
柳华回答。
见柳华真的认识张扬,还是朋友关系,马俊辉随即开门见山道:「你这个朋友不简单,刚才在陆家嘴的《经济论坛》大谈可发展经济,提出的那个叫什幺懒人经济的东西,吸引了大量风险资本。」
「我给你电话就是想,能不能由你组个局,把他争取争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