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张扬插旗深城,合成肽疫苗被轮番质疑
深城,华国第四城。
作为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产物,它的定位是科技与创新,努力搞钱是这座城市的基调。
燕京、沪都、广府都有可能排外,歧视外来务工者,但深城不同,这座「年轻城市」不仅汇聚了五湖四海,各种口音的务工者,它还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叫:「来了都是深城人」。
当然了。
这句口号仅限有房一族。
没有房就是无根浮萍,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深城,只有在深城买了房的人,才能真正算得上深城人。
此时福田COCO Park商圈,星巴克店内的某个角落位置,穿着白色字母T恤,搭配五分裤,像极了普通大学生的张扬递上名片道:「杨总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虽说我不是混金融的,但我也听说过张总你,不得不说,年少有为这四个字真像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穿着白色T恤,面容消瘦,约莫四十出头的杨兴平接过名片,赞不绝口。
作为TCL通讯的最高负责人,他全面主导手机业务的战略转型与运营管理。
在2009年初,他就多次向TCL集团提出「4C战略」,即Connect(连接)、Content(内容)、Commerce(商务)、Community(社群),推动手机从硬体制造向移动网际网路服务延伸。
从5年后的战略眼光看,杨兴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网际网路从PC端走向移动端,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也就是2010年和2011年。
由于毗邻港岛,深城天然拥有接轨国际的条件,再加上大量年轻人到深城淘金,深城这座城市对外来科技与新鲜事物的包容度也远超燕京、沪都和广府。
「张总,我的名片。」
杨兴平也拿出自己名片,与张扬进行了交换。
双方在简单熟悉过后,杨兴平秉承着时间就是金钱原则,直入主题道:「听说张总这次前来,是代表了多家风险资本?」
「可以这幺说,不过它们是LP,仅出资,不负责日常管理,我现在是胜天投资的GP。」
张扬点头回应。
GP是普通合伙人,主要负责基金的募集、项目筛选、投资管理和退出等核心运作。
LP是有限合伙人,仅出资,不参与日常管理,按出资比例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有限风险。
为了不承担无限责任,张扬并没有用自己自然人的身份当GP,而是用的胜天投资。
如果张扬卷钱跑路,亦或者说出现了重大损失,他最多承担胜天投资的注册资本的责任,不会牵连到财研网,以及张扬本身。
有利有弊,这层架构也让其他险资感到不安心,减少了出资,但柳华、马俊辉还是相信张扬的战略眼光,两人共出资了2亿,成为了胜天投资的第一出资方。
剩余的2.2亿资金,沪都国盛资本出资5000万,深创投出资3000万,龚旭出资3000万,马芸出资3000万,晨达创业出资2000万、陕国投出资2000万……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红杉资本经过华国区内部领导讨论,也投了张扬3000万试水,是胜天投资唯一的国际资金。
如果是刚刚创业的人,可能200万都不一定借的到,可对于张扬这种有过成功经历的青年企业家来说,200万都不够塞牙缝的,险资和国资也愿意把钱交给有过近期成功经历的人。
听闻张扬是VC基金的GP,杨兴平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张总现在的意思是?」
张扬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杨总在微博分享的移动4C文章我也有在看,并且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能不能详细展开展开?」
「张总你这是?」
杨兴平大脑都宕机了一下。
不对劲!
一万个不对劲!
他本以为张扬是和他谈与TCL集团的合作,现在貌似有点脱离了既定轨道。
见对方有些吃惊,张扬淡淡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004年,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合资成立了TTE彩电,市场份额越做越大,同年又收购了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想要把商业版图扩张到行动装置领域,但却反平平。」
说到这,他停顿了半秒,目光仔细打量着杨兴平道:「杨总作为TCL通讯业务的总负责人,全面主导手机业务的战略转型与运营管理,可面对业绩的不佳,转型应该存在不小阻力吧?」
1981年,TCL前身「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作为华国首批13家合资企业之一,初期专注于磁带生产。
1985年,公司转型进入电话机领域,推出华国第一部免提按键电话,并于1986年正式注册「TCL」商标,开启品牌化之路。
1993年,TCL不再满足磁带和按键电话的市场份额,推出了华国首台28寸大屏幕彩电,正式宣布进军家电行业。
企业越做越大,再加上是合资企业,内部决策自然不可能一呼百应,铁桶一块。
哪怕是皇帝,也做不到一呼百应,派系之争,贯穿了华国上下5000年,公司就是王朝的缩影,势力对抗是不可避免的。
当听见张扬点出自己目前的困境,杨兴平先是沉默,随即又释然道:「没错,TCL的手机业务确实有点棘手。」
目前TCL集团的重心都放在了面板领域,并且加上电视出货订单飞涨,集团内部不少人都认为应该抛弃掉磁带、固定电话、手机和其他杂七杂八的项目,专心做显示面板,未来赶超日韩企业。
当初TCL集团老总李东生挖杨兴平到公司,是想着多元化发展,就和以前磁带转型固定电话,又从固定电话转型液晶电视一样,谋求更多的出路。
然而尝到了甜头,再加上面板行业潜力巨大,李东生便渐渐冷落了手机业务。
见杨兴平承认,且眼神闪过抹无奈,张扬就知道有戏道:「杨总早期的从业经历我也有了解,2001到2008年在多普达任CEO,积攒了大量手机产业的基础,我和我背后的资本都非常爱惜人才,觉得你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杨兴平猛然一惊。
好家伙!
果然是挖人来了!
他就说嘛,为什幺张扬不联系李东生,原来是打自己主意。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能藉助胜天资本的资金整合现有资源,还真有可能创业成功。
收回吃惊的目光,杨兴平也展露自己的野心,试探道:「胜天能给多少资金?」
「你要多少?」
张扬反问。
「1个亿,不,7000万就够了,深城的手机产业链非常成熟,5000万就可以拉起来一个品牌,另外2000万做宣发和渠道打通,还有就是……」
杨兴平话还没说完,张扬便打断他道:「我并不是要做功能机,回到最开始的那个话题,我觉得你的4C战略非常有投资价值。」
「不是功能机?」杨兴平停顿了半秒,随后说道:「你要做适配3G网络的手机?」
「没错。」
张扬点头的同时,讲述道:「你微博内容不是有写嘛,4C是激活其他3C的介质,通过手机理财软体、移动办公应用等内容服务,将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升级为用户生活与工作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