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周奕瞬间秒懂她的意思。

丁春梅继续说:“电视台和报社还有点不一样,像报社的话,记者的稿件会经过编辑、主任和总编辑的三道审核。”

“正常工作中,记者如果觉得这个新闻有价值,会和自己部门的编辑沟通,达成一致后编辑会提交采写初稿,编辑审核修改后会交给部门负责的主任编辑或是主编审核。”

“主编也审批通过了,才会上报给总编辑。最后总编辑点头,新闻才能上报刊登。”

“除了第一道之外,第二和第三道审核的时候,势必会有废稿产生。”丁春梅忧心忡忡地说,“到目前为止,我没有找到一张师兄留下的废稿。”

周奕记得,丁春梅二十五岁,参加工作有个两三年了,李翀比她大两届,所以应该差不多有五年的工作经验了。

九十年代不像后来,跳槽那么频繁,很多大学生毕业实习开始,基本都会在一个单位待很长时间。

如果李翀在武光都市报工作五年了,就不可能一页废稿都不会留下。

“会不会,是他的家人来收拾遗物时都带走了?”周奕问,“你联系过他的家人吗?”

丁春梅眼圈微微一红,摇头道:“我没有他家人的联系方式。”

然后又说道:“就算他家里人带走了他的个人物品,但这些废稿并不属于个人,不可能让家属带走的。”

周奕想想觉得有道理,丁春梅说过,新闻稿刊登还要提个什么单子,这种东西确实不会让家属带走。

“其他人的废稿有发现吗?”

丁春梅回答道:“有。”

这么看来,事情就很明显了。

李翀应该是发现了什么事情,打算写成新闻报道公之于众。

揭露问题,这本就是记者的使命,也是他们的武器。

但在内部审核的时候,遇到了阻力,稿子被撤了下来。

于是这篇稿子,就成了他的催命符。

李翀的“跳楼自杀”是为了杀人灭口,清理废稿是为了消灭证据。

现在还不知道李翀到底发现了什么,但肯定不是那种杀人放火这种刑事案件,否则以他的性格应该就直接报警了。

必然是什么具有社会性的新闻,而且问题还不小,才会招来杀身之祸。

报社里,绝对有内鬼。

撤稿子,清理废稿,这种事外人可干不了。

而且这个内鬼在报社里,至少主编起步,否则没有这个权力来压李翀。

“丁春梅,民生新闻这个版面的负责人是谁?把这人的信息告诉我。”周奕说罢,又摆摆手,打开自己的行李箱,找出纸和笔,递给了丁春梅。

“不光是民生新闻的负责人,还有你们报社的其他领导的名字和信息,你知道的,都写一下。”

丁春梅接过纸笔,点点头。

“哦还有,前面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谁在你附近,把他们的信息也写上,回头我一并查一下。”

丁春梅连连点头,开始埋头写起来。

到底是做文字工作的,丁春梅写得很快,字也很好看。

而且周奕发现她不光只写名字,还会把性别,大致年龄,职务,负责的工作,以及身高外貌特征等东西都写上。

写完之后,她递给周奕说道:“有些信息我不太确定的,后面可以再补充。”

周奕接过来看了看说:“不用,有名字就行,剩下的我来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