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电子管为主的计算机硬体专业,从一开始就注定没有任何前途和未来!」
康斯坦丁左看看吉米,右看看索菲亚,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力。
「我明白了。」
吉米心里暗自庆幸。
幸亏有康斯坦丁提醒,不然奥丽娅还真有可能一脚踏进这个天坑专业。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恳切道:「你觉得该选计算机的哪个方向好呢?」
「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会建议软体工程或者理论计算。」
康斯坦丁道:「虽然我们在硬体上落后于国际,但在软体、编程、算法等方面却未必落后。」
经过他一番细致的讲解,吉米逐渐领会其中的深意。
就像前世的AI竞赛一样,美国靠堆砌算力,实现力大砖飞。
华夏在算力、晶片等硬体方面稍逊一筹,却另辟蹊径,在算法软体上下功夫,比如deepseek。
苏联此时也是同样的做法,通过数学基础、算法理论和程式语言,设计出在有限计算资源下也能高效运行的算法软体,来填补硬体方面的鸿沟,走了一条「以软补硬」的技术路线。
怪不得大毛的黑客和程式设计师人才济济,世界闻名,原来根子在这里啊!
一念至此,摸摸下巴,心思活络起来,看似随后一问:
「听起来,国内现在很缺西方那种先进的电脑是吗?」
「没错!」
康斯坦丁苦笑连连,「整个学校也只有10台IBM电脑,大部分还是国产的Agate4,虽说不是不能用,但各方面顶多达到美国70年代apple2的性能。」
「竟然这幺缺乏!」
吉米倍感意外,咋舌不已。
何止是缺乏!
索菲亚心里默默腹诽。
由于巴统协议禁止向苏联出口计算机,大部分的电脑都不是通过进口等常规手段买来的,而是利用克格勃的海外渠道网络,想方设法从西方走私过来的。
「价格呢?」
吉米继续追问,「一台IBM电脑大概需要多少钱?」
索菲亚敏锐地眯了下眼,「你问这个干什幺?」
「嘿嘿,我看将来有没有可能为奥丽娅弄一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