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恐怖的生产效率
“这么自信,那我就等你好消息了。”
身为一机部的副领导,吴建宏肯定不在乎那点茶烟份额,给了就给了吧,他又不是不能买其他的烟茶。
只要能造出好的机床,让国家获得更好的发展,一些烟和茶的份额而已。
“既然都来了,那还是说说正事吧。”
吴副领导坐下后,看了刘副局长一眼,后者得到示意后,很快便将外派调研收集到的资料报告拿了出来。
“志强同志,沈院长,还有林工,这是部里对两个地区经过多面考察后得出来的研发重型机床项目适宜场地的汇总报告。
你们先看看,等看完后有什么想法就说一下,争取早点将场地敲定下来,然后我要去那边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说完,刘副局长便将三份资料拿出来,挨个递给周志强三人。
周志强等人接过来后,便开始看了起来。
里面是对辽阳第一重机厂和武汉重机厂的详细调查汇总,而且不单单是这两个厂的,还有周边的产业集群。
辽阳第一重机厂在东北,这里是老工业区了,建国前就比较发达。
研发重型机床需要很多特种合金钢支持,而辽阳第一重机厂附近有两个钢厂支持,材料特种钢方面的供应肯定没问题。
这里的人才还比较多,研究所和大学人才都不少,机床厂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缺少大型锻件了;不过大型锻件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可以让部里发布生产任务,然后运输过来。
武汉重机厂的附近钢铁、电力等配套工厂也不差,而且轴承厂也有很多,在配套产业链这块也就比辽阳差一点。
而且运输大型锻件的方便,通长江很快便能运过来。
这份报告里调查调查的十分详细,连周边能够供应多少发电量都调查上了,还考察了大型锻件运输到辽阳第一重机厂的时间。
可以说让人一目了然,不愧是中海院发布任务,部委下定决心要搞的重大工程项目。
周志强看完后思索了一会,随后收起调研汇报,看向沈院长和林工。
他们两人这时候也差不多看完,等人三人都将调研报告收起来后,吴副领导便开口问道:“都看完了吧,那来说说你们的意见,如果重型机床的项目开展,放在哪里最合适?”
周志强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没有第一时间开口,仿佛都在等对方先开口说。
这倒不是怕说错,周志强自己纯粹是想听听沈院长和林工的意见,然后再酌情修改自己的意见。
这两个地方都行,看他们两人是怎么看的了。
不过吴副领导见没人开口,便点名说道:“怎么都没人说?咱们的内部小会议还怕有人说错吗,志强,你先说。”
“行,要我个人的一点浅薄意见的话,我觉得辽阳第一重机厂比较合适。
重型机床对特种钢的要求不低,而那边的鞍钢和特钢都能提供很好的支持,就连电力厂和轴承厂的硬性条件也要好一些..”
“还有,如果需要数控系统的话,四九城的半导体电子厂能很快的提供支持,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大型锻件需要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