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结果出来,李红兵的评级,经过负责考核的几名大师傅商量,一致认定达到了初级炊事员的水准。
这道酱汁活鱼做得也没太大问题,按照评定标准,要到中级炊事员,还差一些火候,但初级炊事员却没任何问题。
对于这个结果,李红兵已经十分满意。
见一切尘埃落尽,郭友忠脸上也跟着挂上了一抹笑容。
不用再避嫌,郭友忠便主动取了双筷子上前,当众尝了尝李红兵刚才做的这道酱汁活鱼。
不只是他这个师父,周围其他几个大师傅,甚至是谷建良和栾学堂,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跟风。
这一幕,看得那些学徒和伙计们,心里痒痒的。
奈何他们的地位不够,不然他们也想尝尝,李红兵这道酱汁活鱼,到底做得怎么样。
“偏甜了,再减一分。”
品尝完的郭友忠,看向来到自己身边的李红兵,不由板着脸,出声指点道:“下次酱汁可以再稍微浓一点,这次多个半分钟,会更好一些。”
“好!”
李红兵认真点了点头。
尽管眼下自己通过考核,但也只不过是达到了初级炊事员的水平。
李红兵知道,自己做这道菜的水准,肯定还不够,依旧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虽说自己有系统,可眼下的水平,和郭友忠这样的大师级名厨比起来,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即便是有一天,自己依靠系统,哪怕纯靠自己的努力,超过了郭友忠这个师父,也永远改变不了他是自己师父和悉心教导过自己的事实。
“老郭,得了吧,人家徒弟做的已经够好了,你这个当师父的,别老拿你那套高标准打击人家小年轻,今天都通过初级炊事员的考核了,给徒弟点信心和鼓励不行吗?”
这时。
听到郭友忠在那挑毛病,旁边便有人语气微酸的吐槽。
李红兵做的这道酱汁活鱼,肯定还有不完美的地方,可要是和同龄人比起来,已经遥遥领先了绝大部分人。
这还是李红兵进入这行时间晚的缘故,别人都是十二三岁就开始学起,有的甚至更早。
“去去去,我教自己的徒弟,你别来裹乱。”
刚才开口的,自然是平时和郭友忠相熟的大师傅之一,见他“蛊惑李心”,郭友忠没好气的朝他瞪眼,又对着李红兵警告道:“好的学,不好的不学,记住了没有?”
显而易见。
郭友忠是话中有话。
好的是什么,不好的是什么,不言自明。
却是把刚才开口那人气得够呛。
还好大家的关系好,知道是在相互吐槽和斗嘴,还不至于斗气。
感受到现场这略显特别的欢乐氛围,一旁在谷建良也跟着露出了笑容,同样品尝了李红兵这道酱汁活鱼,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小李同志,我想请教你一下,你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学习经历,却在加入丰泽园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自己的技术水平从零提升到的初级炊事员的程度,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得到了这么多大师傅的认可,李红兵当前的厨艺水平,已经毋庸置疑。
可这反而勾起了谷建良的好奇心。
不止是谷建良,在他问出这个问题后,周围所有人也都朝李红兵看了过来。
李红兵知道,自己突然“爆发”出来的厨艺水平,显然会带来不少关注和疑问,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于是。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红兵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谷经理,其实我也没想到这次竟然能侥幸通过考核,成功通过初级炊事员的评级,可能运气要占很大一部分。
我虽然加入丰泽园的时间不长,但一进到后厨,就被分到了蹭勺的工作,所有学徒里面,我是离后厨各个大师傅最近的,也是接触最多的。
平时大师傅们做菜,我都能近距离观察到,于是就自己暗自留心,把大师傅们做菜的步骤和过程都记了下来。
后来有幸得到我师父眷顾,把我收入门下教导,这段时间没少对我进行指点,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在后厨,我没有掌勺和练手的机会,不过每次轮到我休息的时候,想学哪道菜,我就会自己去外面的菜市场买一些对应的食材回家,然后在自己家尝试着做。
虽然练手的机会不多,但我一有时间就喜欢瞎琢磨,跟在我师父和后厨这些大师傅的身边,每天耳濡目染,有些东西就感觉特别容易上手。
刚才做的这道酱汁活鱼,其实是我最拿手的,之前在家里自己偷偷做了好几次,也是取了个巧……”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即便天才,进步也要有一个进步的过程,哪怕这个过程只是一闪而过。
李红兵有系统,却并不代表自己没有努力过。
刷经验值也是要有付出的。
听到李红兵的这番话,不少老师傅都暗暗点头。
“红兵这小子,的确是我见过最有灵性的学徒。”
“不仅机灵,而且为人踏实肯干,从不抱怨辛苦。”
“谷经理,您怕是不了解,蹭勺这活不轻松,没几个学徒乐意干,要不然红兵这小子一进来,也不会被分到这里。”
“没错,本来我们都以为他干不了多久,没想到这小子一声不吭,愣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悟性品行都好,要不是被老郭抢了先,我都有收他当徒弟的想法。”
“这李小子的确爱琢磨,一有功夫就不闲着,说不定我们这些老师傅的绝活,早被这小子给偷偷学了去,偏偏连声师父都听不着,简直亏大发喽!”
“郭师傅收徒的眼光,不是一般的高,能被他给挑中的,能是什么庸才!”
“……”
一切都有迹可循。
联想到李红兵这几个月在后厨的表现,不少大师傅都纷纷认同,并且主动帮他说起了话。
一群“大儒”辩经啊!
没有什么,比这些大师傅的认可,更让人信服。
谷建良倒也不是怀疑什么,只是对李红兵比较好奇,想要挖掘一下人才。
“不错不错!”
听到众多大师傅对李红兵的肯定,谷建良看向他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块璞玉一般,充满了赞赏的说道:“有悟性,能吃苦,爱琢磨,肯钻研,这才是我们新中国该有的少年和未来。”
谷建良的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作为丰泽园目前的“一号”人物,谷建良这句话的分量,已经无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