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何大清跑路之后,易中海就是这样一直“劝”,劝到傻柱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
易中海就是像当初这样,打着为傻柱好的名义,光明正大的就把坏事给做了。
傻柱的性格,易中海简直不要太了解了,他就是一个好面、容易钻牛角尖的,一旦混不吝起来,谁也奈何不了他。
这个浑,代表着容易失控,同时也意味着好利用。
只要没有人捣乱,拿捏他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眼下易中海要做的,就是潜移默化、一点一点的把李红兵曾经“恩人”,从傻柱的心里推出去,甚至是推到对立面。
只有这样。
整个四合院,就再也没有人撼动他在傻柱心中的地位。
这些天来,傻柱的表现,在易中海的心里疯狂加分。
也让易中海觉得,他之前劝说傻柱跳槽轧钢厂,是多么英明的一个决定。
傻柱虽然不怎么会照顾人,但做饭是一把好手。
关键他的态度,明显是发自内心的把他们当成长辈,时不时的就想着孝敬他们。
而且傻柱身强力壮,有这样一尊“门神”站在屋前,就是李红兵,也要掂量掂量。
李红兵的力量,易中海之前见识过,贾东旭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也不知道怎么的,自从进了丰泽园当学徒,李红兵的各方面实力和进步,是越来越恐怖,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傻柱虽然有一身蛮力,但真要让他和李红兵硬碰硬一回,易中海心里也没什么底。
不再去想这些,易中海让王桂取一个碗过来,当着傻柱的面,把傻柱带回来给他的这些“剩菜”,专门分出来一半,然后递给傻柱,说道:“傻柱,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你把这些给老太太送去。”
“嗐!易大爷,这些您就吃吧,就算现在吃不完,大不了留着明天吃,反正现在天冷了,一晚上又坏不了。”
看到易中海的这个举动,傻柱直接咧着大牙劝道。
听到傻柱这话,易中海却是板起了脸,一脸严肃的教育道:“那不成,老太太是咱们院所有人的长辈,尊老爱幼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德,咱们有好处得想着她,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学会孝顺!”
“那成,我这就给老太太送去,回头等我发工资了,我再买肉给您和老太太做炖肉吃。”
见傻柱一副受教育的样子,客客气气的伸手接过那碗“剩菜”,并且主动表示发工资要请他们吃肉,然后才端着碗往后院跑去,易中海脸上忍不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同样看到这一幕,心里面满意,同样一脸灿烂的王桂,嘴里难得的蹦出个成语。
“这傻柱,孺子可教!”
……
这段时间,傻柱和易中海他们越走越近的事情,李红兵虽然没有特地去关注,但也听阎埠贵说了一些。
不过这些都跟他没什么关系。
既然上次都公开那样说了,就算是傻柱把易中海当成亲爹一样孝敬,也不关李红兵的事情。
至于遂了易中海的愿?
李红兵懒得管傻柱犯贱和死活,不过他一直在等何大清归来,等着看一出大戏。
只是这事不能着急。
想要让何大清知道真相,并且主动回来,董从友是关键。
但董从友上次被傻柱气病了,恢复身体肯定需要一些时间,而且这事不是什么小事,自然不可能写封信,或者发封电报,就能够说清楚的,董从友大概率会亲自去一趟保城。
事实正如李红兵所料。
眼下离开四九城三年之久的何大清,还有董从友和王保国这对师徒,此时正在从保城开往四九城的火车上。
两个人见面,把事情一对,再加上李红兵提供的那些情况,真相直接就浮出水面。
何大清又不是什么憨直人,稍微有点不对劲的苗头,他就回过味来了。
先前之所以能被易中海蒙蔽了那么久,无非是远在保城,没办法了解真实信息。
再加上他自以为为傻柱和雨水做好了一切安排,易中海帮忙执行,又有董从友这个信得过的人照应,几乎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谁知道易中海竟然这么胆大妄为和别有用心,利用信息错位,直接把他们两个都给骗了。
这三年的时间里,他可是跟易中海和董从友同时保持着信件联系。
当然了。
也怪何大清自己心大,或者对傻柱和雨水不够上心,这三年都没回一次四九城,来看过他们。
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因为何大清知道傻柱还恨着自己这个爹,恨他当初丢下他们兄妹,直接去了保城。
因为这个缘故,何大清怕到时候自己回来,反而把关系弄得更僵了。
以为他们在这边过得好,衣食无忧,作为亲爹的何大清,也就无所谓了。
岂料。
傻柱之所以一直恨着他这个亲爹,竟是易中海从中作梗,亏他还感谢易中海帮忙照顾自己儿女。
却未曾想过。
之所以有现在这个局面,除了他自己的原因,全都是易中海造成的。
想到易中海还写信劝过他,不要轻易回四九城,省得刺激到了傻柱,何大清就恨得直咬牙,有种被易中海愚戏的感觉。
更关键的是。
易中海坑他也就算了,竟然还敢对他至交的董从友使手段,弄得董从友和傻柱师徒差点反目,更是让自己儿子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情。
这是打他何大清的脸!
就算是为了这事,他也必须回来一趟。
“老何,傻柱这孩子,跟了我三年,他的本性不坏,只是被人给带歪了。”
火车上,看着一言不发的何大清,董从友知道自己这个老友心中愤怒,但又怕他到时候冲动,对傻柱下了重手,于是便主动揽责道:“这其实也怪我这个当师父的,对傻柱不够上心,平时应该多教他一些道理,多管管他……”
“从友,咱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就别在我面前说这些了。”
阻止董从友继续说下去,原本保持沉默的何大清继续开口道:“以你的为人,还有我对你的了解,我就不信你没有教过傻柱这混小子规矩。
傻柱被你收入门下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不是什么小孩子,有些道理早就该懂了……
也怪我自己,以前总是忙自己的事情,没把太多心思放在他们兄妹身上,对他疏于管教,才让易中海这杂毛有了可乘之机……”
说到这里的时候,何大清忍不住叹了口气。
当初要不是他离开四九城太过于匆忙,也不至于错信了易中海,让他有了可乘之机。
何大清又不是傻柱那种拎不清的,自然不会真的怪到董从友身上,反而对他有着诸多愧意。
说起当时。
也是因为知道傻柱这个儿子轴,怕他缠着自己不让走,或者走漏了什么风声,担心中间出现什么变故的何大清,才偷偷做了那些安排,瞒着傻柱兄妹离开。
现在想来,他自己要负很大的责任。
“行了,事已至此,咱们两个就不要相互自责了。”
见何大清也检讨起自己,难得看到他会这样的,董从友既是惊奇,又是有些无奈。
说起来。
他们这当师父,还有当亲爹的,都有点失败。
纵使有小人作祟,也说明他们都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不然又怎么能让旁人钻了空子。
二人没再说话。
从保城到四九城不算太远,火车很快就到站了。
“保国,我和你师父先回家,你去一趟轧钢厂,把傻柱那混小子给我带过来,就说你们师父有重要的事情找他,别跟他说我回来的事。”
三人出了火车站,何大清直接对着王保国交代一声,然后便和董从友两人,叫了辆人力三轮车,先一步往着董从友的家而去。
随着他们离开,王保国也按照何大清说的,直接往着轧钢厂而去。
虽然何大清不是自己师父,但是是自己师父的挚友,而且也是厨艺界的前辈,在自家师父默许的情况下,王保国没有二话,只能照做。
很快。
王保国便来到了轧钢厂,通过保卫科的人把傻柱给叫了出来。
“大师哥,你怎么来了?”
看到王保国的出现,傻柱显然是很意外的。
因为自己前段时间出师的事,不少师兄对他很不满,傻柱是知道的,连董从友这个师父都很不高兴。
所以这段时间,傻柱都不敢主动上门。
原本傻柱打算过些日子,等自己拿到在轧钢厂的第一份工资,然后买些礼物,刚好他们的气也顺了一些,再上门看望自己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