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因为易中海两口子包干照顾聋老太的事情,再加上易中海是轧钢厂的高级技术工人,王主任对他的印象不错。
但知道了他的其他事情之后,尤其是还因为私设公堂而被罢免过管院大爷,印象就急转直下了。
至于聋老太,王主任现在的印象也不太好。
了解了这些具体的内情,再想起昨天聋老太在屋里的那些举动和表现,王主任岂能看不出点什么。
“杨主任,你扎根这边的时间长,对基层情况了解的透彻,关于这位老太太是不是国家功臣和烈属的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了。”
心里虽然有些想法,但王主任的表情很平静,脸上看不出悲喜,直接对着杨主任提醒道:“如果情况属实,那我们就坚决不能亏待国家功臣和烈属,该有的荣誉和待遇,一定要给人家补上。
但同时。
国家功臣和烈属,不是什么小事情,这件事一定要慎重,务必要调查清楚了,别让一些有心之人,给钻了空子……”
冒充国家功臣和烈属,显然是个大罪,没几个人有胆子这样做,但也不是绝对没有,以前就发生过。
而且因为过去战乱的缘故,战斗太过于惨烈,牺牲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好多资料也都遗失,或者没有保存下来,导致很多情况都没有办法进行核实。
按照聋老太那些情况的时间线推算,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而且当时四九城处于敌占区,现在调查核实起来,显然难度就更加大了。
只是王主任本能的觉得,这事有些蹊跷。
虽说聋老太告李红兵黑状的事情,让王主任有了些想法,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是聋老太的这些情况,出现的太过于突然。
而且聋老太前后不一的两种表现,也让人感到不解。
如果说。
聋老太是一个特别高尚的人,不注重名和利,那为什么在隐瞒了这么多年,又突然说出来,而且在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就弄得全院皆知。
王主任知道,不能仅凭借这个,就直接否认聋老太曾经做过那些事情,但总归是个疑点。
“王主任,你放心,我争取把这些情况给调查清楚。”
关于王主任的这个暗示,杨主任显然领会了,当即表态道。
过去这几年基层工作,他可不是白干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这次街道办成立的时候,直接升到了副主任的位置。
机会来了,也得有能力把握住。
接下来。
杨主任也不磨叽,直接前往九十五号那边了。
别看他们俩,一个是主任,一个是副主任,可街道办成立之初,人手并不充足。
作为主任的他们,手里虽然有权力,可并没有什么特权,该干的基层工作,同样不能少。
……
“杨主任,您怎么过来了?”
当杨主任来到四合院这边的时候,看到他过来的阎大妈等人,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阎大妈,听说你们后院的老太太,以前曾经救过我们的地下同志,还好几次给我军捐鞋,尤其她的丈夫和儿子南下投军的事情,我特地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对于自己过来的目的,杨干事并没有隐瞒,并且对着前院的妇女们,直接询问道:“对于这些,你们有没有什么要提供的相关信息?”
“哎呦,这些事情啊,我们也是这两天刚听说。”
阎大妈闻言,回了一句后,又忍不住八卦的问道:“杨干事,这事我们还想问您呢!这老太太以前真救过地下谠同志?”
杨主任直接无语。
他是专门来向聋老太本人和院里住户了解这些情况的,怎么反倒变成对方问自己了。
杨主任很快就发现,对于聋老太救过地下谠和给红军和八路捐鞋的事情,前院的人一概不知,根本说不出什么。
对于这些,他也并不觉得奇怪。
毕竟这种事情比较特殊,只要聋老太自己不说,再加上以前保密工作做得好,哪怕是一个院的人,也未必能发现什么。
按说一个大活人,聋老太又住在后院,真要把人往回带的话,几乎避不开这院里的人。
不过前院众人的说法,或者说聋老太的说法,是当初根本就没有把人往院里带,而是在外面找了地方。
这个解释倒也行得通。
只是关于聋老太的丈夫和儿子,众人也语焉不详,似乎并不和聋老太住在一起,看起来很神秘的样子。
看这情况,大概率就只能找聋老太本人求证了。
与此同时。
中院的王桂听说杨主任来了,并且在前院和人打听聋老太的情况,连忙跑向了后院,激动的对着聋老太说道:“老太太,街道办的杨主任来了,正在前院和老阎媳妇他们了解你的情况。
显然是来了解您当年拯救地下谠,给红军送草鞋,还有您丈夫和儿子南下投军的事情来了。”
“哎呦,这是要来给老太太发勋章和奖状,还有烈属牌的啊!”
“可不是嘛,没想到这些事情,连街道办都惊动了。”
“不惊动能行吗?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功臣和烈属,开不得玩笑。”
“看这意思,咱们院以后就要有烈属了。”
“老太太,您这回可光荣了。”
“……”
听着后院众人的热议和恭维,原本悠闲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的聋老太,整个人都快坐不稳了,直接“哎呦”了一声,从椅子上摔了下去。
“老太太,您这是怎么了?”
“哎呦,老太太,摔疼了没有啊?”
“您说您这也太不小心了。”
“怕是老太太太过喜悦和激动了,才这样。”
“换我我也淡定不了!”
“……”
众人看到聋老太摔了,纷纷上前,把她给重新扶了起来,好一阵关心。
重新坐在椅子上的聋老太,发现众人正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心里却是一阵恐慌,双手忍不住哆嗦,对着一旁的王桂说道:“桂,我身体不太舒服,你扶我回去。”
“老太太,这杨主任马上就要过来了,您怎么这个时候回去?”
面对聋老太的举动,有人表示不理解。
而得益于年龄,聋老太的异常反应,倒是没有引起过多的怀疑。
毕竟聋老太岁数不小了。
在这个年代,聋老太已经可以算得上是长寿,双手和腿脚有些不听使唤,是很正常的事情。
“太阳晒久了,老太太我有点头晕。”
为了避免有人起疑,聋老太不得不找个借口出来掩饰。
面对聋老太的这个解释,大家也没再说什么,一起帮着把她送回去。
眼看众人都准备要留下来,打算接下来看“热闹”,王桂只好说道:“各位,这老太太身体不舒服,大家都不要在这挤着了,让老太太安静休息会儿。”
众人闻言,虽有些无奈,但也只能离开。
要论关系的话,她们可没有王桂和老太太亲近。
不多时。
知道街道办杨主任要上门找聋老太了解情况,办理国家功臣和烈属的事情,贾张氏和秦淮茹婆媳俩,也抱着棒梗跑了过来。
过了一阵。
当杨主任来到后院,知道聋老太被太阳晒晕了的事情,直接就无语了。
这事情,也太赶巧了吧?
不过不管今天能不能问成,既然都来了,而且了解到聋老太现在的这个情况,他也得进去看望一下。
“老太太,您怎么样,身体难不难受,要不要送您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