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失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民心,后续便会滋长出无穷无尽的麻烦。
这些仇恨,即便是汪槐打进了京,杀遍了苦天下久矣的世家权贵,贪官污吏,也无法抹消。
汪槐原本也就是跟百姓一样的平民罢了,人们並不认可这位跟他们一样出身的梟雄做他们的领袖。
天地大同的思想在充满阶级的时代是永远都无法实现的。
血衣军停下来了,这混乱的天下却没有停下来。
各地民不聊生,怨声四起。
无数人落草做了贼寇。
安稳生活的人根本活不下去,要么被官府抽血压榨,要么被贼寇掠夺……
世道混乱,百姓苦不堪言。
大齐反声一片。
无数人渡过慎江去,投奔乾元新朝。
也有许多消息渐渐流传到了东边,乾皇女帝贤名远扬,本身也是乾元皇族,名正言顺的皇者……人们迫切的请求著,希望新乾元能快点出兵东进,抹除乱世之贼,还以天下太平。
也就在南方属於血衣军发家之地,思想钢印根深蒂固的地方,还好一些。
只不过,因为政权结构的漏洞,百姓好喊口號,不事生產,坐吃山空,国力亦不强。
急性子的汪槐占领了越阳城后,又出了几个昏招。
强行约束手下,却令自己的威望受损,內部也出现了叛乱。
……
“大哥,这里的百姓不喜欢我们!”
“下边也有很多人在造反。”
“税收也收不上来,我们已经没粮了。”
“越阳城不適合我们再呆了,快走吧!”
“咱们回逍遥城去,把逍遥城当成是我们的都城,安稳些,招纳贤良,徐徐图之……”
“徐仲灵已经在东南蓄起五万军,攻打我们南方的城市了,若是让他断了后路,我们在北方就完了。”
越阳皇宫,
汪柳一脸激动,看著跟前的兄长,语声急切悲痛。
他以叛逆的身份潜进京城,日日胆战心惊,但那时却是心中有股气儿,充满了希望,始终相信未来。
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传入耳中,层层迷雾遮掩的未来愈发清晰。
而他的那股气儿也渐渐散了,有些绝望。
他是个有眼光的人,现在血衣军的形势岌岌可危,就像是朽木搭建起来的空中楼阁,微风吹过,便是会倒坍。
这座皇城四面漏风,四处都是反对的声音,虽然富贵,虽然发达,但是他们的名声太臭了,不適合他们了。
血衣军在京城蛮横地將所有权贵势力拦腰斩断,己方这边的仇恨是出了,但是根深蒂固蔓延数百年的权贵,那下面根系网络错从复杂,蔓延至地方,还有许多受他们荫蔽的豪族呢!这些人也恨上了血衣军。
全天下都是他们的敌人,各地都是反抗。
占下了大量的土地,但却惹了一身骚,抽调的资源根本就不够他们自己给养的。
明辰是他的恩公不假。
但他也是个骗子,明辰就是骗著他们来捅马蜂窝,来赴死的。
汪槐进城急心整肃军务,杀人立威,做的太急,也被有心人利用宣扬成了汪槐不可同富贵,杀功臣……引得军队內部出现了譁变。
一切都糟糕透了。
前些日子大齐又现了大眼。
旧朝权贵被连根拔起,新朝百废待兴,需要人管理。
即便是汪槐天纵之才也註定分身乏术,遂开科举公开招募书生科考。
確实有几个有才能之人,然而他们得了名,得了官之后,却反倒公开作诗嘲讽齐皇粗鲁草莽,宣扬其妄做天梦,即便是被抓被杀,也朗笑著毫不畏惧。
彻彻底底打了汪槐的脸,令这次科举成了笑话。
“徐仲灵这小人!”
汪槐端坐於养心殿上,周身血雾瀰漫,脸色阴沉。
听著弟弟悲声祈求,也不住晃了晃身子,恨恨地砸在了桌子上。
打天下很难,但是稳下来,令民心归附,治理这满目疮痍的天下更难!
南方血衣军起事时,京城辐射的远,鞭长莫及,登高便是一呼百应,志同道合之士爭相来投。
但是一路北上之后,一切就不一样了。
人们都有擅长之事,也都有不擅长之事。
霸王多强的英雄,千古无二之勇,然统治天下不满一年,分封皆反。
汪槐有种魄力雄心,令人钦佩和嚮往,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追隨。
可以引得兵士们为之奋勇,为之赴死,战场上所向披靡,无人可当。
但是,他也总有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到了越阳,停下了战爭的脚步,汪槐很明显的感受到了见识境界的差距,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脑子和眼睛不够用了,这些见地没有就是没有。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一腔热血来完成的,血凉了之后该如何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