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僧人的立场,也是逐渐发生了变化。
最终一位僧人,神色惋惜地望着地藏王菩萨尊像,小心翼翼确认地问道:“推?”
表示反对的那些老僧,不再开口,默默向后退去。
站在尊像前的法诚点了点头。
……
……
圆光寺起于百年前,一位梵音寺散修云游至此。
这世上的人,便与一样。
风吹过,开枝散叶。
佛门的因果,在这些年开满了大江南北,西褚东离。
圆光寺一朝崩塌。
这一点,也如一样,盛开凋零,皆只在一刹。
这一夜,桃源无人入眠,好不容易过上一段“好日子”的逃难者们,纷纷来到圆光寺前,神色复杂地看着那尊威严的地藏王菩萨像轰然倒下,烟尘四溅。
明月微光混杂在滚滚烟尘之中。
待到长夜尽逝,曙光洒下,尘埃落定之后,圆光寺夷为平地。
长夜尽头,地平线那端,“恰好”迎来了一队铁骑。
这队铁骑并非羽字营苍字营精锐,只是寻常沅州铁骑。
这是一队斥候营。
因寇乱,饥荒之故,沅州地图标注村落常常更迭,这队斥候营显然是奉命前来探明情况……这队斥候营的出现,证明“灭佛”之言,绝非空穴来风。褪去僧袍的僧人们神色苍白,暂住在草庐之中,斥候营并没有细致盘问,圆光寺本就破旧,推倒之后只剩瓦砾,再加上最显眼的那尊佛像被连夜埋入深坑之中,眼前这座只剩断壁残垣的小村并不值得留恋,草草盘问一番,斥候营就此离去。
这一劫算是渡过。
待到烟尘彻底散去,马蹄声也远去。
躲起来的僧人逐渐出现。
他们心有余悸,回想着昨夜的争执,庆幸最终及时做出了“推倒佛像”的决策。
有人想要登门去感谢小谢先生和小楚大夫,却发现这两人并不在村中。
……
……
桃源小村背面。
微风吹过,蝴蝶在山坡上轻掠。
邓白漪抱着密云,坐在草地之上,看着黎明曙光从云海中涌现。
她推着轮椅,但却不是谢玄衣的轮椅。
“邓姑娘。”
老郑坐在轮椅上,呼吸着芬芳的空气,忽然开口道:“你们应该不是离国人吧?”
“我……”
邓白漪怔了一下。
她想要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其实生在哪国,不重要。”
郑逢生笑了笑,道:“重要的是,你们是善人,刚刚救了很多人。”
老郑回过头。
山坡那一面,小村里有百余人,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
“主要是法诚住持有慧眼,有魄力。”
邓白漪摇了摇头,道:“这年头,因为一句话,愿意主动推倒佛寺,推掉陈规的僧人……想来也并不多。”
昨夜推倒佛像之时,还有僧人提出过质疑,反对。
只不过都被法诚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