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一篇顶级期刊的论文?
薛建国愣住。
要是这样的话,自己还当什么院长,带着“小孟”去开个工作室,专门写论文得了。
不过他随后笑了,charls数据库的数据有限,应该写不了多少论文。
“小孟啊,你说charls数据库里的数据能支持多少篇论文?”薛建国没在意一篇没发表的“顶级期刊”论文,而是问“小孟”。
“至今为止,基于数据库已经发表了1600多篇sci论文。”
“???”薛建国愣住。
1600多篇论文?!
自己竟然不知道还有这种金矿的存在!
说是金矿并不为过,一片sci在严管前市场价是5万元左右,还是最低级的那种。
接近一个亿的产值,就隐藏在一个网站里,薛建国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晕。
“虽然大多都是比较水的论文,但毕竟有详实的数据。油城总医院针对尿病的研究,就推翻了世界上从前对尿病的研究方向,后来王辰院士总结,国外人少,而且没有成群的产业工人,没有纪律性……”
“小孟”侃侃而谈。(注)
“已经将近30年的时间,几代人的科研,这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有关于油城总医院的尿病数据库,我认为还能写出一系列的论文。而有关于charls数据库比油城总医院的采样人数更多,数据详实,要写论文的话,一万篇sci论文打底。”
“!!!”
薛建国彻底傻了眼。
“小孟”这也太能干了吧,一万篇sci论文,一篇5万,那就是5个亿的产值。
自己可以财富自由了。
但转念之间,薛建国就冷静下来,5个亿的数字在眼前像是云烟一般消散的无影无踪。
这是罗教授的ai机器人,不是自己的。自己做什么,罗教授那面应该都有数据。
他静下心,点了点头,“小孟啊,你说这篇论文应该怎么投稿?”
“请输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通讯作者由医疗组陈勇陈医生担任。”
薛建国试探着输入了自己的名字。
邮件发送。
“小孟,要半年时间?”
“两周到一个月之间就可以发表在《新英格兰》上。”
薛建国差点没笑场。
算了,反正自己啥都没干,要是能bp一篇顶级期刊论文,那是最好的。要是不行,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但“小孟”的工作流程让薛建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打开工作站,让“小孟”审阅各科室病历。
因为没有接入到his系统里,所以“小孟”的工作显得有点笨拙。
但看了十几分钟后,“小孟”的表现已经足以让薛建国为之惊叹。
骨科的病历写的……让薛建国都觉得不好意思,他差点没掩面叹息。
不过“小孟”还是很客气,只是给一篇篇病历打上丙级病历。
“小孟”没有权限,它只是在一张a4纸上写下病历评级。
薛建国也很无奈啊,自己是管不了医生写病历的。真要是严管的话,怕是连自己都没一天好日子过。
这一幕该不会让冯子轩和罗教授看见吧,薛建国心里想到。
早知道自己就不这么着急了,虽然那时候也有让ai机器人“小孟”评审病历,自己去打一下临床板子的想法,可病历写的太差,这让薛建国面红耳赤。
只是“小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审阅着病历,一条条错误都列出来。
第一篇病历就写了足足4页a4纸,消耗的时间要比“小孟”写一篇sci论文还要长。
薛建国叹了口气,心生无奈。
外科医生的病历,真心是让人愁苦的一件事,不管哪家医院都一样。
自己把这个祖宗带回来审阅病历,只希望临床一线的医生能理解。
等“小孟”找完第一篇病历的问题,来到第二篇病历上,薛建国更是难过的想要哭。
这篇病历啥都没有……
首次病程记录都是复制粘贴的,性别都搞反了。
“小孟”回头看薛建国,薛建国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个就先这样,看别的。”
对于薛建国的建议,“小孟”还是很听话,继续看下去。
明天!一定要把骨科主任叫来狠狠地骂一顿,薛建国心里想到。
只希望“小孟”……只希望骨科可别把病历弄的那么难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