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想不懂,解决不了,那就眼不看为净。
“罗教授,小苗最近怎么样?”杨静和问道。
“挺好的。”
提起苗有方,罗浩的表情温和了很多。
“先在这面摔打一下,等开学了去学校上课,过一年来我手下做科研。”
杨静和有些羡慕,“我像小苗这个年纪的时候,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看老医生们有的发表论文,就跟着发表,那时候论文要的版面费单位还给报销,不像现在全部自费。”
“害,不一样,那是陈勇能干。”罗浩笑看陈勇。
“别看我,被你说郁闷了。你说你没事发什么牢骚,听你说完,我现在觉得什么都不靠谱。”陈勇有些不开心。
罗浩知道他为什么不开心,但却解决不了,毕竟这是事实。
都是客观存在的,谁都解决不了。
发展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有些无解的矛盾根本不用解决,只要保持高速发展,几年后回头看,那都不是事儿,甚至矛盾早都烟消云散,灰飞烟灭。
只是,最近的发展速度有点低,毕竟经济危机已经很多年没发生了,总要有一个爆发的点。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矛盾看起来是那么的刺眼。
“杨主任,您这面最近怎么样?”
罗浩生硬的转移话题,不再去聊那些让人不开心的事儿。
说起这个,杨静和可就不困了,他掰着手指头给罗浩数今年的工作。
粒子植入,之前省城只有医大四院介入科开展了,其他医院都属于放疗科的诊疗范围,放疗科不放手,自己也不做,就这么扔着。
但杨静和做,他非但做粒子植入,数量还不少,哪怕是刚开始接触,因为有罗浩保驾护航,杨静和的手术量直接起飞。
去年大半年的时间杨静和竟然做了600多台粒子植入手术。
“我记得02年刘瑞宝刚当上三院介入科主任的时候,一年也就五六百台手术。罗教授您看现在,三院介入科将近百张病床,一年6000台介入手术。”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去和庄院长汇报工作,手术做不过来,需要再添置三台ct机。”
杨静和的脸上泛着光,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
“您可省省吧。”陈勇冷声道。
罗浩心里叹了口气,一看就知道自己刚刚的话把陈勇说不高兴了,这货拿杨静和撒气。
“三明治里明确提出要提高医生收入中固定收入的占比,用人话讲,就是要降薪,减少绩效奖金。你不给手下的医生拿钱,一年做6000台手术?”
“不给牛马吃草,牛马就死给你看。你不给手下医生发钱,他们就躺平给你看。”
杨静和听陈勇这么说,心里一堵。
他虽然知道陈勇是想给自己添堵,但人家说的是实话,自己甚至无从反驳。
要说卫健委的说辞,的确属于那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范畴。
需要顶级的阅读理解才能去领会到上级的精神,这都是写申论的顶级高手。
要是换个毛头小子,一看要提高收入,怕是还屁颠屁颠的开心呢,被人卖了都得给人数钱。
“都在降薪,我有什么办法。消费降级,医疗也要降级。”杨静和叹了口气,摊手,表示自己也没办法。
“咱还算是好的,好多地方妇科、产科、儿科都合并成妇产儿科,共用一个护理单元。多的护士,全都撵走,一个都不留。”
杨静和不知不觉又说了一件糟心事儿。
“我认识一个助产士,拼了半辈子,就是不想当护士,所以选了护理一个特殊的分支,介于医生和护士之间。”杨静和叹息,“可形势比人强,最后还是去了新成立的妇产儿科当护士。”
“我听我大舅说,东莲那面的妇幼保健院产科减少,原来有几个产科的几乎都合并成一个产科,分流医生回妇科,部分镇级医院停产科。”
“我有个同学在乡镇医院,说是一年没发工资了。工资都没有,就更别说绩效了。”陈勇没忍住,也开始跟着八卦。
省城的情况,尤其是医大几家附属医院还算是好的,毕竟是顶级三甲医院,虹吸效应明显,哪怕有问题,他们也是最后出问题的。
乡镇医院就不行,有个风吹草动就兵荒马乱。
“等着吧,要是赶鸭子上架的话,无人医院说不定要提早启动。”罗浩道。
???
陈勇一怔。
“你不说要好多年后军转民么?”
“谁又知道呢。”罗浩看了一眼时间,“杨主任,不好意思啊,我要去上课了。”
杨静和点点头,像罗浩这么认真的给医科大的学生上课的教授真心不多。
据说罗浩每次上课前都要备课。
难道说真的是一脉相承?杨静和与罗浩一起下楼,说了几句闲话,罗浩赶到医科大。
阶梯教室,罗浩看着学生们在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心情有些不好。
刚刚杨静和提到的一个开头,自己说了一些牢骚事儿,的确挺影响心情的。
不过罗浩也没办法。
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高速发展化解矛盾。
可哪有那么多的高速发展期,所幸自己生在一个好的年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