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emmm,肝源有问题?”

“不知道,后来我看见几个新闻,比如说锡无的那位最开始去了加拿大,师从当时世界顶级肺移植专家,最开始的肺移植手术,肺脏都是他老师从加拿大带过来的。”

李秋波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潭水的深度。原以为只是暗流涌动,哪曾想底下竟是惊涛骇浪。

回想罗浩当时二话不说就把责任揽下,准备独自扛下所有配型压力的决绝,这份担当的分量,在真相浮出水面后显得愈发沉甸甸的。

窗外的暮色渐沉,将老院长白的鬓角染上几分沧桑。

他想起罗浩转身时那句轻描淡写的“我来处理“——年轻人说得轻松,可背后要扛的,却是足以压垮很多人的惊涛骇浪。

“哦,再往后呢?”李秋波不动声色,继续询问。

“24年的时候哥伦比亚机场发现两万具尸体的事儿,您知道吧。”

“知道,联合国的相关工作人员发现的。我从前只知道那面乱,不知道竟然这么乱。”李秋波道。

“是啊,还有就是乌克兰那面。我联想起小螺号对脏器移植的态度,大概明白了什么。”

“明白什么了?”李秋波对林语鸣说话遮遮掩掩真是很烦。

只是虽然李秋波摆出大院长的架子,林语鸣也不再说,只是嘿嘿的赔笑。

“不就是和国外资本串通,拿了好处么。”李秋波斥道,“国内市场这么大,谁不想进来分杯羹。当年苹果4刚上市的时候,好多年轻人卖肾买手机,苹果又叫肾机。”

“大概是这个意思,小螺号可能是因为……我随便说的啊。”

“你说。”

“柴老板是北方人,咱医疗界南北派做手术有区别,竞争也激烈。我估计是柴老板给小螺号灌输的一些价值观,所以他对这类事情特别不想接触。”

李秋波大约明白了一些什么。

有些话本身不能说的太清楚,说到这里,也是林语鸣尽了力。

原来是这样。

想来也是,哥伦比亚、缅北,那都是成熟的产业链。

要说想要靠着捐赠支撑起产业链,那是纯粹的开玩笑。

“对了!”林语鸣开始八卦,“秋波院长,前几天我和一个在国外做生意的人吃饭,听他说乌克兰的姑娘代孕,已经做成乌克兰的第三大产业。”

“啥?一个国家的第三大产业?”

“是啊,我也不信,但他拿手机找到官方资料给我看,的确是。他说先代孕,后来还有什么,最后就变成零件了。您说,外面的世道怎么那么乱呢。”

“社会主义巨婴么,咱都是。”李秋波笑道,“那几年我听说美国人用衣架自己做流产,我把吓出了一身白毛汗。”

“真是狠啊,我看过那张图片,这种流产的方式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两人默契地跳过了脑死亡患者和器官移植的话题。

有些事心照不宣就好,罗浩的用意彼此都懂,说得太多反而容易节外生枝。

今天这番交谈已经足够,它无形中拉近了林语鸣与李秋波之间的距离。

两位院长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目光中读出了相同的考量——在这个敏感领域,点到即止才是明智之举。

聊了半个小时,林语鸣起身,“秋波院长,我去看看,您休息会。”

“不了,你去看看,回来给我讲讲小罗教授都做什么了。”

林语鸣微微颔首,转身时嘴角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

李秋波这老狐狸,分明是既不愿沾手,连看都不想多看那个脑死亡患者一眼——尤其是在涉及器官移植这种敏感问题上。

至于小螺号,回来做个例行报告也就罢了,何必节外生枝?

要知道,那对院士夫妇在医疗界可是跺跺脚就能震三震的人物。

在这潭深水里扑腾,还想不想在学术圈混了?好像进工程院的时候要投票,一想到投票,林语鸣就心生郁闷。

在这之前,要是有心想要进工程院的话,肯定需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

得罪人的事儿少做,最好不做。

但小螺号低着头就往前冲,不管不顾,真特么的。

见林语鸣出门,李秋波终于放松了下来。他有些头疼,这里面涉及的人和事是他一个五线城市的院长不想接触的。

道不道理的不说,李秋波就想要安安稳稳的过几年当书记,再过几年退休。

至于其他的事情么。

要是有机会能让矿总恢复点元气,李秋波是愿意做的。

但要是没机会的话,李秋波也不强求。

经济发展好的时候积累下来的一身膘干啥用的?还不是现在熬日子用的么。

各类先进设备已经购置到位,医护人员也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这确实提升了东莲矿总的医疗基础水平。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