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行云流水般的多机协同、精准到毫秒的应急响应,才是真正值得研究的精华所在。
“大家看怎么样?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罗浩问道。
“要是全国铺开,国内平均人均寿命得提高到85岁。”
“夸张了,外伤、抢救的患者比例还是少。”罗浩道,“而且你觉得患者能接受?”
“罗教授,我感觉您对患者接受能力好像有误判。”孟良人今天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再顺着罗浩说话,而是很坦然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呵呵。”罗浩也没生气,只是笑了笑。
“这,已经很成熟了。”孟良人叹了口气,“虽然不知道多少医生会被取代,但的确好用。现在至少六成的医生都不如deepseek懂的多。”
“可别这么说,原始的deepseek连大运都能算错,得提供内容充填。”陈勇反驳道,“我家小方是我弄了三个月才勉强能算命的。”
“嗯,陈勇说得对。小孟是被协和病历库以及his系统几十亿份病历洗礼过的。”罗浩解释道,“而且即便到临床,也需要临床医生的看管。不管?你知道ai能学多少乱七八糟的玩意。”
“我记得老六就教ai什么双人采耳。”陈勇补充了一句。
“老六那个不正经的。”罗浩笑骂道,“不说他,眼前这个抢救怎么样?每个人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
“小孟”和它掌控的ai机器人已经把急诊急救做到了极限,哪怕用最专业的眼光去挑剔,也找不出来有任何问题。
几个细节大家都记忆犹新,尤其是最开始ai机器人跟着平车一边跑一边扎点滴,而且还一针见血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
要是在医院,别说点滴能不能扎的进去,就算能扎进去也得等停稳再说。
这个动作无形中节省了很多时间。
再加上平车和ct室的床、手术室的床都是平行移动可替换的,这简直就是神作。
这个改动无形中少了很多搬运的过程,节省时间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减少了搬运过程二次损伤的可能性。
至于远程手术现在医大一院做的比较多,方晓那面每周都有一天专门做远程手术,已经是常规了,大家反而不是很在意。
“说一说。”罗浩见没人说话,便拍了拍手,继续问。
“我怎么觉得你是在显摆呢。”陈勇叹了口气,“很厉害了已经。”
“害,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有没有要改进的点。”
“我看不出来,小学校毕业,没你们协和那么牛逼,基础理论肯定差很多。”陈勇直接开启阴阳模式。
罗浩抬头,望天。
“师兄,真的是没什么问题。”庄嫣认真的说道,“不过我提一个小意见。”
“你说。”
“其实这种手术陈主任上不上都行,下次能让我从头做到尾么。”
“不行。”罗浩瞥了一眼庄嫣,“没学会走就要跑,慢慢来,你才多大年纪。等你35的时候,肯定是国内顶级术者,到时候这种手术你都懒得上。”
“……”庄嫣一瘪嘴。
“小庄的确很厉害,手术都赶上我了。”陈勇说了一句。
“你也得练。”罗浩道,“别到时候被ai取缔了。”
“你有个ai就能拿来pua你工人阶级大爷么。”陈勇反过来pua罗浩。
“罗教授,冯处长要进来。”“小孟”忽然提醒。
“哦?”
冯子轩来了啊,最近冯处长对社区医院这面挺上心的,经常过来,这事儿罗浩知道。
没想到大半夜的冯子轩竟然闻着味儿就过来了。
因为涉及到无人医院的第一次使用、抢救,保密级别未定,医疗组的成员可以知道过程,冯子轩么,就不行了。
罗浩关闭影像设备起身接出去。
“小罗,你们都在啊,背后开小会?”冯子轩玩笑道。
“没有没有,我们在这儿做个总结。”
“什么总结?是刚才的急诊远程手术么?我找你就是这事儿。”冯子轩拉住罗浩,“小罗,之前你一直没做类似的手术,所以我也没说。这里,我提个醒。”
“冯处长,您讲。”
“慢诊手术可以做,急诊手术最好别做。”冯子轩很认真的看着罗浩,“我以为你知道。”
罗浩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冯子轩一看就知道罗浩无言的反对,他叹了口气,摸出一包烟对罗浩晃了晃。
“不了,我抽这个。”罗浩拿起手机,打开app点击“抽烟”。
“你呀,要不是跟你相处就了,还以为你是那种赛博神经病。”冯子轩摸出一根烟,点燃,用力吸了一口,“我最近在看小说,神经兮兮的那种,你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喜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