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受补,愈食补药,遗泄愈频,余复问取其尿水携返化验。”
罗浩干脆把百年前的病程记录复述了一遍。
虽然这份病程记录并不算是标准,但那时候估计医生看见什么情况就记录什么情况,用现在的话讲叫——不是科班出身。
但就这些内容,已经足够让陈岩琢磨一段时间的了。
陈岩仔细品咂罗浩说的病程记录,心里已经有了几个诊断。
但他没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余诊视一月有余,药力有效,见其腰痛减少,遗泄亦减少,惟验其尿水则有蛋白质少许,足为腰病之证。”
“至十月十八日,余复进。是日,忽患肚痛,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的了不得”。
时中医俱去,左右只余侍一二人,余见此时病状夜不能睡,便结,心急跳,面黑,舌黄黑,而最可异者则频呼肚痛,系一前病绝少关系者。
进言用暖水敷烫腹部。”
罗浩接下来的这段说的有点含糊,似乎隐去了一些内容。
“其实翻译过来很简单,患者既往有腹泻、头痛、发热、腰背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可疑肺结核。查体:贫血貌,心音弱,外周血管搏动降低。其中腹泻可由受到精神刺激,比如说锣鼓声、衣服摩擦等引发。
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腰痛、腹泻症状较前改善。最后没什么好做的,只能让患者热敷腹部。”
“呃~~~”
前后对比,陈岩一下子愣住。
这前清的病历有点意思啊。
“三天后,患者去世了。”罗浩最后说了一句,“去世的时候医生不在身边。陈主任,您诊断患者是什么病?”
陈岩敏锐的捕捉到罗浩的嘴角上扬,似乎在笑话自己肯定得不出来诊断。
他仔细琢磨,把这道“题”当成是自己与罗浩之间的较量。
想了大约3分钟,陈岩道,“小罗,我考虑患者应该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很快就肾衰竭死亡。”
“要是不知道患者身份,只能这么诊断。”罗浩微笑。
“身份?”陈岩皱眉,重复了一句罗浩话里面的重点。
“您没注意到最后医生没给开药,只让用热敷腹部么。”罗浩提醒陈岩。
陈岩一下子懵住,这和患者的疾病诊疗有什么关系?
“患者是前清光绪。”
“!!!”陈岩的手捻着胡子,一不小心拽掉了一撮。
竟然是光绪帝!
“现在已经检测过,光绪的头发里含有大量砷元素,考虑是砒霜中毒死亡。”罗浩道。
“真的假的,不是野史吧。”陈岩问道,“现在特别流行各种野史,他们叫什么沟子文学,我也不太懂。反正不管什么事儿,都有一大堆的野史。哈哈哈哈。”
“哈哈哈,陈主任您看您,的确是老司机,说光绪的病,您都能开上车。”罗浩赞道。
“我不是开车,是说真的。”陈岩道,“小罗,话说光绪砒霜中毒是真是假?”
“真的,1980年,国家曾对光绪皇帝墓进行重修,这期间将光绪皇帝的部分头发和骨骼送至其他地方保存。
由于20世纪30年代光绪皇帝墓已经被盗,因此到80年代时,光绪皇帝尸体只剩头发和骨头了。
因此,研究人员用光绪皇帝的头发和遗骨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意外发现发辫中段的砷含量出现明显升高。
作为对比,是光绪皇帝的皇后头发的砷含量的261倍。
同时,这一浓度也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的慢性砷中毒患者的砷浓度,是慢性中毒患者的66倍。而发辫中段当时被压在身下,对应身体的腹部。
随后,研究人员又找到了光绪皇帝的贴身衣服进行检验,发现在贴身衣服的胃部对应位置检测到了最高浓度的砷,推测这是由于胃部腐烂后大量砷浸润到衣服中,并进而浸润到发辫中。”
陈岩顿时明白了罗浩之前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记录病程的医生应该是太医,人家属于人精中的人精,大概类似于柴老板那个级别。
当时应该是百日维新后光绪被慈禧关起来,后来慈禧身体不好,临死之前把光绪给毒死了。
但这都是坊间谣传,陈岩一直觉得做不得真。虽然坊间传闻有鼻子有眼的,但总归是野史,和101与大帝之间的关系一样,都不可信。
可小罗说有国家级别的检测,要是这样的话,坊间流传的内容还真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可信度。
百日维新,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与皇帝之间的争斗,一名太医能做什么?
他最后不给开药,只让热敷,着实是体现出来陈年老主治的那种滑不留手的劲儿。
省得别人赖到自己身上,中毒也不是因为吃了自己的药中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