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759章 回来了?回来了!

工大作为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其分析测试中心的设备比很多三甲医院和检测中心还要先进。

罗浩和陪同人员直接带着样品去了化学楼的质谱分析室,不到两小时就拿到了检测报告。

结果完全印证了他的推测——这份所谓的“纯天然“染发剂里,五倍子鞣酸含量超标17倍,醋酸铅浓度更是达到惊人的238mg/kg。

报告单上那个刺眼的红色警告标识在提醒着:这些物质都具有明确的肾毒性。

“果然如此。“罗浩将报告递给陈勇,眉头紧锁,“长期使用这种染发剂,重金属会在体内蓄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

陈勇扫了一眼数据,轻哼一声:“纯天然?这毒性比化工合成的染发剂还猛。“

张教授怎么想的,罗浩有些无奈。

开车回到医大一院,罗浩直接来到肾内科,把报告交给张教授后坐在床旁的椅子上。

张教授靠在病床上,戴着老镜的手微微发抖。检验报告上的数据在他眼前渐渐模糊成一片。

“这怎么可能。“他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检查报告,“我查过古籍,《本草纲目》里明明记载五倍子可以……“

罗浩轻轻按住老人颤抖的手腕:“张教授,古人不知道重金属蓄积的危害。有些药方,都是要与时俱进的。“

“不过没事。“罗浩将报告轻轻放在床头柜上,声音温和而笃定,“只是急性肾损伤,及时治疗后完全可以恢复。只要以后不再接触这些成分就好。“

张教授缓缓摘下眼镜,用病号服的袖口慢慢擦拭镜片。

监护仪的光映在他憔悴的脸上,勾勒出一道道深刻的皱纹。

“唉“他的叹息轻得几乎听不见,却沉甸甸地坠在病房的空气中。

“张教授,科研再重要,也得保重身体。“罗浩拧开了一瓶百岁山递过去,“液态神经网络的项目还等着您主持呢。“

听到这个,张教授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撑着坐直身子,输液管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摇晃。

“小罗啊“他的声音突然有了生气,手指在空中划出几道流畅的轨迹,“你知道我们最新的突破吗?那些液态金属纳米单元,现在已经能在磁场中自主形成类脑神经网络了!“

窗外的夕阳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随着他激动的讲述不断变换形状。

张教授的手指突然悬停在半空中,像交响乐指挥家酝酿最强音符前的蓄势。监护仪的滴答声仿佛都变慢了。

“想象一滴水银,“他的指尖开始微妙地颤动,“在接触到不同表面时会变幻出千万种形态。我们的液态神经网络就是这样的存在——“

他的拇指与食指突然并拢,做出捏取的动作:“每个纳米级的金属液滴都像神经元,但比生物神经元更奇妙。“

枯瘦的手掌猛地展开,五指如莲绽放:“它们通过表面张力形成临时突触,在电磁场中发生变化,像这样瞬息万变地重组连接。“

说着,张教授把手握成拳。

“上周有个心肌梗塞病例,传统ai需要200毫秒分析心电图。“

“而我们的液态网络,接触到电信号脉冲的刹那,内部拓扑结构就自发形成了类似心脏传导系统的分形图案。297微秒完成诊断,比生物神经反射还快。“

“最惊人的是第二次遇到相似病例时,它会像水记住容器形状般,保留最优结构模板。“

张教授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病情,只要讲起相关内容,他就不自觉的亢奋起来。

“张教授,下一批ai机器人一起做?”罗浩问道。

“嗯,我看见齐教授那面的机器人很好用,老李那老东西一直在用,可速度什么的慢的让人无法忍受。”

张教授开始从学术角度阴阳之前的ai机器人。

罗浩有些无奈。

这帮做科研的就这样,智商情商都高还要能随时随地切换的人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比较罕见而已。

而能挣到钱的,大多都是情商高,知道怎么吹才能变现成功。

至于那些乡党裙带上去的院士,罗浩都懒得去想。

罗浩安慰了张教授几句,并约定等出院后再联系。

临走的时候,罗浩招手唤道:“小孟,来见见张教授。“

“小孟“步履轻盈地走来,在病床前站定后微微欠身,动作流畅得根本分辨不出来它到底是真人还是ai机器人。

“张教授好,我是小孟,接下来由我负责您的夜间监护。“

张教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下意识地向前倾身,输液管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老人镜片后的目光像扫描仪般细细描摹着“小孟“的每个细节——从仿真度极高的皮肤纹理,到它的语言以及动作。

和真的一样,难怪老李那个lsp一直醉心于ai机器人的研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