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妙的分离发生在第三处致密粘连点。
机械剪刀的刃口张开到最小幅度,像绣般沿着瘤体包膜游走。
“顾主任,水平真高!”罗浩不失时机的赞叹。
“那是。”顾怀明的声音传来,罗浩还是眼尖,拍马屁拍在自己最得意的点上。
每当遇到血管,机械臂会先以极轻的力度轻轻试探,确认没有重要结构后再行离断。
有次剪刀距离传导束仅0.1毫米时,机械臂突然自动锁死——这是触觉保护系统在发挥作用。
“切换冷切割模式。“顾怀明专心致志,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已经忘了这是一台远程手术。
随着顾怀明的话音刚落,机械剪刀立即释放出-20c的低温氮气,将最后几处纤维冻脆后轻轻一碰便断开。
这个过程中,监护仪上的心电图始终保持着完美的波形,没有一丝扰动。
顾怀明眼角余光一直盯着心电图。
整个手术界面简单、简洁,术者需要注意的内容都在最一目了然的位置。
不是顶级术者亲自操刀,根本做不出来这么合心的操作仓。
顾怀明手术做的舒服,长长的吁了口气。
小螺号还是牛逼,不说别的,光是这么一个手术仓就足以让他成为院士。
但院士么,讲究的是人情世故,谁跟你讲技术。
当最后一处附着点被分离,整颗粘液瘤终于完整地悬浮在心房腔内时,机械手指突然变得异常轻柔。
它像捧着一颗露珠般,将瘤体缓缓托起。全息投影上,那颗珍珠般的肿瘤在灯光下流转着诡异的光彩,表面密布的血管网还在微微搏动。
“标本袋。“顾怀明轻松的说道。
声音还没落,一助ai机器人立即展开特制的纳米材质收集袋,袋口自动收缩的瞬间,将瘤体完美包裹。
直到这时,人们才注意到机械臂刚才的操作路径——所有切割面都平整得像激光雕刻,心房间隔上没留下一丝损伤痕迹。
手术室里响起几声克制的赞叹。
而两颗机械头颅只是平静地转向监护仪,确认各项生命体征依旧平稳。
它们胸口的蓝色呼吸灯规律闪烁着,透过无菌手术衣,仿佛在无声地说:这只是又一个被完美完成的标准步骤。
缝合心房的过程如同在演奏一首协奏曲。
机械手指持着细如发丝的prolene线,每一针都精确到微米级别。当最后一针打完结,二助ai机器人轻轻拉动缝线,那动作优雅得像在拨动琴弦。
“准备复温。“随着顾主任的指令,体外循环机开始缓缓升温。
当温暖的血液重新流入冠状动脉时,那颗静止的心脏突然颤动了一下,接着是第二下、第三下……最终恢复了有力的跳动。
监护仪上的心电图重新描绘出优美的波形,如同生命的乐章再次奏响。
两名助手ai机器人同时转向监护仪,光学镜头聚焦在每一个参数上。
血压、心律、氧饱和度,所有指标都完美得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品。
“收工。“顾主任的声音里带着满意的笑意。
“等等,顾主任!”罗浩连忙说道。
“怎么了?”
“远程手术,麻烦您看着点,关完胸再下。”
顾主任刚刚手术做的心旷神怡,已经忘了是远程手术这件事。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自己在手术仓中。
“行啊,我忘了,不好意思啊。”顾怀明坦坦荡荡的承认自己犯了错,看着两台ai机器人冲洗、检查有无渗血,直到最后关胸。
李秋波看得目瞪口呆。
这手术,换自己都能做啊!
4k显微影像将手术视野放大得纤毫毕现,每一帧细节都是那么的精确。
而且各种操作、变化影像上都有提示,就跟傻瓜教程一样。
切完粘液瘤,顾主任就要走,前后前置步骤似乎ai机器人足以承担。
虽然李秋波心里有逼数,知道自己根本做不下来这么精巧的手术,但他总是觉得远程手术机器让手术变得简单,简单到——我上我也行的程度。
机械臂开始最后的关胸操作,每一层组织的缝合都精确到极致。当最后一针皮肤缝合完成时,二助ai机器人给患者轻轻贴上敷料,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珍贵的礼物。
“去重症监护室住一晚上,明天一早拔管就行。”顾怀明道。
“辛苦顾主任。”
“43分钟。”顾怀明非常满意,“小螺号,你知道我从前做心脏粘液瘤手术最短用多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