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他直起身子左看看、右瞧瞧,一个是侯经理,另一个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就他们两个,没别人,所以谁是青莲?

总不会是那个年轻人吧?难不成是侯经理自己?

侯经理眼看瞒不住了,只得转身看着陈凡,苦笑着说道,“陈同志,这可不是我不给你保密,就这么巧,正好赶上了。”

上次众多文人在这里聚会,陈凡和三位师父恰逢其会,留下一副青莲图,同时也请大家代为保密、不要外传。

和作家不同,找书画家求作品的人简直不要太多。他可不想每天就给人写字画画。

这就是个怡情养性的东西,若是变成职业,就成了一种负担。

比如张大千和齐白石,就有画得想砸笔的时候。

陈凡现在除了偶尔给熟人写几个字,其他时候完全无压力,他就很喜欢这种随性的日子。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至于书画圈内、几乎人尽皆知的事情,圈外人却一无所知。

这也是那位先生没能打听到青莲道人是谁的原因之一。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这位先生实在是谨小慎微,只是简单问了问身边的人,并没有大张旗鼓去打听,否则也早就应该知道答案。

而陈凡呢,此时虽然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正惊讶着呢。

真挺巧,竟然在荣宝斋遇上这位!

侯经理先解释了一句,随后给他们介绍,“陈同志,这位是霍先生,是香港爱国商人,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近年来、每年都会来京城,也是小店的常客。”

随后又给霍先生介绍,“这位便是您念念不忘的青莲道人,陈凡。同时也是我国知名作家、江南省作协副主席。”

霍先生认真听完介绍,随即看着陈凡两眼放光,赶紧伸出双手,“原来是陈作家,你好你好,你的作品我有拜读过,写得非常好。”

陈凡也稍微释放一点真性情,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正色说道,“原来是霍先生当面,久仰久仰。”

霍先生起于微末,从疍民家庭到如今的香江豪门,接人待物自然非常人能比,他看着陈凡的神色,似乎不像是客套,不禁有些惊讶,“你认识我?”

这年头可不比后世,实际上要到90年代,才会大力宣扬海外爱国企业家的故事。而现在知道他们的人确实不多。

陈凡笑了笑,正色说道,“我认识的人有点多,听闻过霍先生的壮举。当年支援内地的港商不少,但碍于恐惧霸权,为了自保,都有几分遮掩。

唯有霍先生不加掩饰,公然收购禁运物资送往内地,一颗赤诚之心,着实让人钦佩!”

霍先生一听,便知道是真认识自己的,不禁笑得合不拢嘴,“不敢当、不敢当。”

虽说他贩运物资赚了不少钱,可那也是从顶着港英当局的枪林弹雨、拿命换来的。即便不走那条水路,做东南亚的转运生意,将物资运到香港和澳门,或许赚得没那么多,可也绝对没有那么大的风险,甚至走量的话,说不定还能赚得更多。

更别说时过境迁,依然招来当局的明打暗压,憾失最好的发展时机。

虽说他从未因此而后悔,但此时听到陈凡的褒扬,依然开心得合不拢嘴,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陈凡则扭头看着侯经理,正色说道,“以后若是有霍先生这样的爱国人士求画,侯经理可以跟我直说,这是我的荣幸。”听到这话,侯经理也开心了,“陈同志大气!”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