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相比上次来机场的时候,回去的路上,车子似乎多了不少。

也对,还有一个星期就是春节,返乡探亲的人也多了起来。

这年头也是有春运的,就是在1979年,我国春运人数首次突破一亿人次。

而“春运”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1954年!

所以很多以为是后世才出现的东西,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了。

不过相比90年代以后的人口大迁徙,这个时候的春运,还主要以短途探亲流为主,而且那时候的火车票、汽车票都是靠人手工印刷的。

在一张印刷有基本格式的票证上,人们用可活动的印章,在上面印上日期和车站,并用颜色来标注是硬座还是软座,当时软座车票是浅蓝色,硬座车票是红色,另外还有一种短途的市郊车票,是浅紫色。

一列列的绿皮火车喷着浓烟,将旅客送回家。

恰如此时,陈凡也开着车到了家。

省城的家。

车子开到文艺新村门口,陈凡看看自己离开时还没有的门房,还有横在门口、大约一米高的铁栅门,轻轻按下喇叭。

一位大约二十来岁的男青年从门房里走出来,先看了看车牌,顺势瞟了一眼副驾驶上的漂亮女人,再看向驾驶室里的人,等确认之后,脸上迅速堆起笑脸,“哟,是陈副主席回来啦,我这就开门。”

随后拉着铁栅门,缓缓往西边滑动。

嘿,还是个滑动门。

陈凡从包里翻出一包不高不低的牡丹烟丢过去,问道,“怎么称呼?”

他兜里一般装着高中低三种烟,见不同的人,给不同的烟。

倒不是他瞧不起人,而是对什么样的人,就该给什么样的待遇,给低了不好,给高了,也未必是好事。这个还是他从杨队长那里学来的。

那人慌乱接过香烟,看到是牡丹,脸上顿时笑开了,赶紧将烟揣进兜里,快步走上前,笑道,“谢谢陈副主席,我叫万勇,原来是文化宫保卫科的,现在被调过来负责保卫工作。”

顿了一下,万勇又说道,“保卫室有电话,您有事可以往这里打电话,什么事情都行,大部分我们都能解决。”

陈凡听了呵呵直笑,这个不就是他跟何青生提过的物业管理么。

这个物业管理可不是后世的物业公司,而是归属于本单位下面的一个附属服务科室,主要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服务。

而这些居民基本上都是文艺系统单位的干部职工,等于还是为本单位的人服务。

至于国内第一家正规的物业管理公司,那得等到1981年才有,还是在深圳。

陈凡指了指缩进去的铁滑门,问道,“怎么装了个这个?”

万勇立刻说道,“哦,这是领导们决定的,说是不能让外面的人随便进。”

说到这里,万勇又往前走了一步,压低声音小声说道,“这段时间返城的知青越来越多,有些人没工作,就在街上乱晃,加上还有不少原本留在城里、游手好闲的一些该溜子,这些人凑到一起,那叫一个乱。

万一要是那些人混进来,不说偷呀抢的,就是冲撞了群众,那也不好。反正住在这里的都是一条系统的人,所以干脆就装了这道门,不让外面的人进来。”

陈凡抿着嘴点点头,“嗯,挺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