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郭导好样的,别丢份儿!”

“雾草,我没听错?几千万买收视率!?”

“这娱乐圈也实在太黑暗了,是时候应该清理一下了。”

“.”

还是老祖宗的至理名言,水至清,则无鱼。

这个话放在娱乐圈同样适用。

电视台内部关系复杂,不少人靠着买收视的灰色产业链牟利。

想上黄金档,就得签收视保底合同,然后必须在指定皮包公司购买收视率数据。

坊间传闻,单集费用高达80万,一部40集的剧就要多3200万。

就是这么夸张,就是这么黑暗。

周余棠一路走来,见多了这种事,但江东底子硬,御三家都平趟。

若是他有项目要出,别说收视保底,国内其余电视台的大爷们都得陪着笑脸,没人敢同他大小声。

但放在整个娱乐圈,如他这般可说是绝无仅有,大部分在跟卫视电视台谈合作的时候,不自觉便姿态摆低。

道理也很简单,现在互联网巨头入场做平台,有自己组局的能力。

制片公司日子也不好过。

就拿去年来说。

全国各电视剧备案总数超过一千五百多部。

而制片机构生产完成,并且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只有350部。

最后能够顺利播出的电视剧,要在这三百多部电视剧里边产生。

而剩下的电视剧,有些要压上几年才放出来,有些甚至便如石沉大海,再无消息。

像江东娱乐这样项目公示后,便等着排档上桌的,终究只是凤毛麟角。

郭静宇的团队堪称精锐,但还没有到江东王者之师的地步,想要上卫视电视台黄金档期,那就免不得要打点关系,自是被刮下一层油。

想上黄金档,那不得签个收视保底合同?

必须在指定的皮包公司买收视率。

不买不是自己人!

这里边就有大几千万的利润,你要是不买,那这部剧就在仓库里吃灰等排档吧!

老郭倒是一个性情中人。

既见不平事,便一把将桌子都掀了。

想起来当初在白玉兰相遇时,周余棠忍不住莞尔一笑。

如果当时不是自己出面,那么郭静宇还真有可能在颁奖台上开炮,公开处刑白玉兰组委会。

“老郭,你还是太冲动了些。”

“我就受不了这鸟气,宁愿剧烂在手里,大不了自己赔钱!”

《香蜜》的导演刘宁跟郭静宇私交甚好,当下也是为好友仗义执言。

现在娱乐多样化,电视台收视末法时代,除去江东系之外,谁敢保证影视项目收视率稳赚不赔?

“华丽衣袍上爬着的虱子,反对收视率造假,包括票房造假、点击量造假,都是行业丑恶现象,应该彻底铲除”

周余棠有些看不过去,在微博上发了声。

他的粉丝体量,自然不是郭静宇可以比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