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这里不是现实。
可深度6同样免不了动荡!
剧烈的冲击没有一刻停下来,万象被击穿,粉碎,反复犁了一遍又一遍。
愈演愈烈的超高速攻防节奏中,奔流着不同却同样强大的手段。
一步一步行走、思考与尝试,每个登上“深渊之王”宝座的人,都搭建着独属于自己的作战策略。
妙离乱的神识与数据包混杂,如遮天蔽日的蝗群污染全场,哪怕是最顶级的数据滤网也没办法精准检测出所有,从而导致自身系统会被妙离乱逐渐渗透污,乃至一口气塞爆机。
而它的防守手段则侧重于“缓冲”而非“防御”。
它已渡过了九千万轮“宿慧劫”,而这些过往人格碰撞下的残渣被它糊在了防火墙上,构筑起了一座认知迷宫,就算是理论上无血无泪的攻击性程序,一头撞进来也要逻辑宕机,当场报废。
然后璀璨的银光一闪而过,认知迷宫被瞬间洞穿了一块,松软脆弱的像块蛋糕——
银光射来的方向,埃尔希·英格索尔一只手正反复抛动着什么,如同掷硬币,不过没等看清,它就缓缓消散了。
——答案是技术蓝图。
一件珍贵的,高净值的,稀少的技术蓝图。
【深渊】的底层规则之一“万物恒重”下,技术具备着重量,这就是深度越深,能打捞出的东西就越棒的原因。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同等速度下,重量越大的物体,其具备的动能、具备的破坏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