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门,两个早就等在货运站大门外的中年人便迎了上去。
一个递烟,一个点烟,两人脸上堆满了笑容,恭维道:“谢货运,我们紫泥厂那批货物,车皮计划什么时间能办下来,东北那边一直在等着呢。”
小谢抽着烟,淡淡的说道:“两位,现在车皮太紧张了,压根挪不开,至少还得一个月的时间。”
“谢货运,这批特别重要,那边供销社里已经售罄了,咱得想办法保证供给啊。”
“我也知道你着急,但是我劝你别着急,来到咱们货运站里的人有几个不着急的?
但是每天就那么多车皮,总不能让我们这些货运员扛着火车跑吧。”
闻言,两人都有些失望,希望小谢能想想办法。
小谢刚想解释,旁边传来一阵喧嚣声。
一个身穿中山装的男人正在跟货运站老韩头老韩头掰扯。
“同志,麻烦你跟刘主任挂个电话,就说有个来自京城的朋友找他。”
“刘主任是大主任,工作非常繁忙,哪能随意打扰,你赶紧走吧。伱要想等也可以,去街对面等着。”
老韩头倒不是故意为难李爱国,因为刘志刚位置特殊,每天想找他办事儿的人能排成长队,要是个个都打扰他,还怎么办公。
李爱国也没有想到想见这位师兄,比见大领导还要困难,正要去隔壁供销社挂个电话。
小谢想起刘志刚主任今天的反常,看了看紫泥厂的干部,说了一句“抱歉,我有点事情得处理”,他快步走了上去。
“同志,你是从京城来的?”
“是啊。”
李爱国看到小谢身穿货运员的制服,笑着说道:“同志,我是京城前门机务段的火车司机,姓李,找你们刘志刚主任。”
京城来客人,姓李,火车司机.这不是对上号了嘛。
小谢顿时变得热情起来,扭过头对老韩头说道:“老王,这位同志是刘主任的客人,我带进去了。”
见货运员出面,老韩头便让开了路。
一路上,小谢显得很热呵,将李爱国引到货运室门口,在门上敲了敲。
等开门之后,他对刘志刚说道:“主任,刚才我走到门口,正好碰到这位京城来的同志。”
刘志刚越过他的肩膀看到李爱国。
两个月前,他去京城开会,曾在刘国璋家的相框上那张合影照中看到过李爱国。
浓眉大眼,身材魁梧.
“师弟,听老师说你早就来羊城了,怎么不到家里玩呢。”
刘志刚热情的迎上去,紧紧的握住了李爱国的手。
“志刚哥,前阵子我跟老师来羊城参加广交会,你也知道老师的脾气,我哪敢溜号啊。”李爱国笑呵呵的说道。
“什么,这次广交会代表团,是老师带队?他老人家怎么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去看望他啊。”
闻言,刘志刚心中有些遗憾。
“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师这个人,他素来不喜欢打扰别人。”
两人闲聊几句,刘志刚看到小谢还站在门外,摆了摆手说道:“小谢,你先去吧,今天的事儿谢谢你了。”
小谢带上门,走在走廊里,心情依然有些激动。
铁面无情的刘主任竟然对他表示了感谢。
同时,他心中也感到疑惑,这个京城火车司机到底是什么身份,能够让刘志刚如此热情对待?
要知道刘志刚的级别不低,货运室主任位置更关键,再加上他是个老古板,就算是羊城铁路局的局领导也敢当面顶撞。
货运站的职工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刘钢铁,意思是他跟钢铁一样冰冷。
今天钢铁变成红苹果了,真是奇了怪。
这时候,隔壁办公室的货运员老王推开门走出来,疑惑的看了看主任办公室方向,小声问道:“小谢,谁来了?听起来主任挺高兴的。”
“没谁,我现在去货场了。”
小谢敷衍两句话,急匆匆的离开了。
“想当年,我在京城最喜欢吃的就是师娘做的炸酱面,只是那个时候老师家里也很穷,每个月才能吃一次。
每到吃炸酱面的时候,师娘的老胃病总会发作,我能多吃半碗。”
抽着烟,谈及往事,刘志刚的眼神中闪烁出忆往昔的神情,嘴角勾起一丝幸福的笑容。
“是啊,我去年带着媳妇儿去老师家做客,师娘做了槽糕,她见我媳妇儿喜欢吃,也说自己胃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