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爱国倒是能够理解两人的脑回路。

伟人提出“女人站起来了,能挡半边天!”的口号。每个字都是完美的。

不是能女人“占”半边天,不是女人能“享”半边天,而是“顶”,这就道出了权力与义务的辩证关系。

社会地位,不是靠“争取”获得的“恩赐”,也不是各方势力的妥协,而是实打实的劳动成果。

这份光荣不属于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而是属于于第一个女兵,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位女飞行员、第一位女坦克手以及她们所代表的广大从封建农业社会生产关系中解脱出来的女性,是革名的胜利。

在这年代,所谓的美丽属于张大这种劳动女性。

陈雪茹很羡慕张大有勇气能够在火车上工作,两人很快成了朋友,一起唧唧咋咋的热聊了起来。

李爱国也询问了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

“爱国,你知道吗,我被撞飞后,当时最大的遗憾是我还没当上火车司机,就这么死了,可真可惜啊。”

张大提起当时的事情还心有余悸。

“你放心吧,依照你的水平,早晚能成为火车司机。”

“爱国,我听说你搞出了不少好东西,那个【前进吧,火车】就救了不少火车司机,你能不能帮忙改进一下路签机啊。”

张大看着昔日的同学,有些郁闷的说道:“你也知道,因为路签机这些年出了那么多事故。”

就算是半自动路签机也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和装配。

在交换路签的时候,经常出现事故,有时候工作人员甚至会被挂在火车上。

“路签机已经接近完美了,要改变的话,只能上电子信号了,难度特别大”李爱国沉思片刻道。

铁道研究所那边正在筹建宝成铁路。

这条电气化铁路使用的应该是从老毛子那边搞来的某种电子信号路签机。

只是具体情况如何,李爱国却不清楚。

张大只当李爱国特别为难,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爱国在病房里足足待了将近半个小时。

刚离开病房,就看到一个身材瘦高的年轻人拎着一网兜苹果急匆匆的推开了病房的门。

“诶诶,这人应该就是张大的对象了,好像是列车上的乘务员。”陈雪茹一副吃瓜样。

“张大连这个都告诉你了?”李爱国惊讶道。

“我跟大是好姐妹嘛!”陈雪茹骄傲的扬起头,“大还在犹豫,要不要答应他呢。”

得,人家女同志组成了同盟,咱少掺和这事儿。

李爱国对这些事情本身也不感兴趣。

回到家后,一边肝书,一边把精力放在了解决铁道闭塞区间通讯的工作上。

第二天是行车的日子。

忙碌了一整天后,李爱国原打算去长辛店机车厂看望杨兴寨。

却被通知到机务段教育室参加安全行车会议。

教育室佘主任通报了最近铁路上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廊坊站解体1276次列车,10点20分调车长陈门市传达完调度计划后,站在机车媒水车一端运行方向右侧开始作业。

机车运行中,他在绕过钩头向左侧移动时,右脚踏空,坠落在线路内,造成双腿被轧断致残。

丰台站调度员卢永友在3道抄完车号后,由4道平板车上跳下回车站时,被i道通过的 1263次列车撞伤头部,经抢救暂无生命危险。

清河站货运列车副司机易瑞平在使用路签机时,因为用力过大,路签脱手而出,甩中了车站值班员,造成一人受伤事故。

对于前两个事故,火车司机和职工们都表示只要切实做好途停防护,消除侥幸心理,确保行车安全,足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度发生。

但是涉及到路签机,他们个个都苦笑着摇头。

自动路签机在交接路签的时候,副司机身子要探出车窗外,受车速和周围环境影响太大,很容易出事儿。

曹文直的副司机就曾经因为路签把手腕弄伤过。

李爱国心中则是一阵唏嘘,又是路签机出了事故,看来确实要去铁道研究所走一趟了。

下了班,李爱国把书写安全工作心得的任务交给黄婧,自己骑上自行车来到了铁道研究所。

刘国璋正在办公室里忙碌宝成铁路的筹备工作,把李爱国请进了办公室里,帮他倒了一杯茶。

“爱国,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想通了,要到研究所里工作?”

“老师,您现在身份重任,我身为学生自然应该帮忙,只是到研究所工作就算了,您也知道我是懒散的性子。

我想跟您打听一下,宝成铁路使用的信号路签是哪种?”

李爱国喝着茶,笑呵呵的说道。

刘国璋闻言并没有感到失望,站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这次宝成铁路项目极为重要,所以部里面打算大价钱从老毛子那边引进单轨条式直流轨道电路技术,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铁路自动信号技术了。”

铁路最初的雏形是没有轨道电路的。

但随着列车对数的增加和运行速度的提高,火车事故率开始飞速增加。

要明确闭塞区间内的行车情况,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使用路签机,通过路签来确定行车状态。

第二种就是高科技——轨道电路。

这是一种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用引接线连接电源和接收设备所构成的电气回路。

它是监督铁路线路是否空闲,自动地和连续地将列车的运行和信号设备联系起来,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简单来说,就是把铁轨当成电线,通过电流的情况来确定火车的位置。

美国人鲁宾逊1870年发明了开路式轨道电路。

1872年研制成功了闭路式轨道电路,于1873年首先在宾西法尼亚铁路试用,从此诞生了铁路自动信号。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